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80年代初,国内外形势发生了一系列变化,中国适时将“一条线”的外交战略,转变为“独立自主不结盟”的外交战略。正是这次外交战略的转变为中国国内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了良好的国际环境,使中国外交打破了被动局面迎来一个全新的时代。本文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思想的指导下,按照事物发展的逻辑顺序,对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外交战略转变的成因,内容及其历史意义进行了分析和阐述。这次外交战略转变是在国际局势出现新变化,国内经济需要发展以及对时代主题的深刻认识的前提下进行的。本次外交战略的转变对“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赋予了新的内涵,即不结盟;不以意识形态定亲疏;反对霸权主义;发展与第三世界国家关系;处理好党际关系。正因为选择了独立自主不结盟的外交战略,中国在处理国家关系上坚决从维护国家利益利益出发,坚定的走适合自己的道路,在共同的利益点上寻求合作的机会,使中国外交的空间豁然开朗,在国际关系中处于一个非常主动的地位,为中国外交打开了一个新局面。80年代初确立的独立自主不结盟的外交战略对冷战结束后的中国外交仍具有指导意义,而且对这一理论的探讨有利于深化对邓小平外交思想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