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区域创新绩效是衡量一个区域创新能力和创新潜力的重要指标,能够反映区域内创新资源转化效率和经济效益。自我国2006年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后,政府对创新高度重视,科技投入不断增加,但由于我国创新资源有限,导致创新投入依旧不足,因此,在创新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就尤为重要。只有科学、合理、客观地评价区域创新绩效,找出影响区域创新体系内部和外部的各类影响因素,才能有针对性地提出政策建议,为提升我国区域创新绩效做以参考。 本文对我国大陆地区30个省市自治区(除西藏地区)的区域创新绩效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创新绩效的测度首先要明确投入和产出指标,区域创新投入主要包括人力和财力等基础资源的投入,本文选择R&D人员全时当量、R&D经费为投入指标。创新绩效产出侧重于经济产出,包括发明专利受权数、高技术产业产值和大中型企业新产品销售额。区域创新是一个多投入多产出的复杂过程,正因如此,也考虑到本文的研究目的,故选用数据包括分析法(DEA)测度创新绩效。本文运用DEA方法测度了我国区域创新的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规模效率、投入冗余以及产出不足等,分析创新绩效的区域差异、效率无效原因以及创新资源利用状况,得出如下结论:从全国来看,2005至2010年间我国技术效率较低;制约技术效率的主要原因是纯技术效率较低;整体呈现规模报酬递减的趋势;人力资源投入过多,而创新产出不足。分区域来看,东部地区技术效率最高,中部地区次之,西部地区最低;东部地区规模优势不明显,中部地区规模优势较为明显,西部地区规模优势最大;东部地区创新资源投入冗余率小于中西部地区,资源利用效率相对较高,但东部地区冗余率逐年上升,西部地区逐年下降,表明中西部地区资源利用效率上升而东部地区下降。 影响我国区域创新绩效除了创新系统内的投入之外,还与一些外部因素有关。为此,本文根据我国大陆地区30个省市自治区2004~2010年的面板数据,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分析劳动者素质、区域基础设施、对外开放度、政府政策等因素对区域创新绩效的影响,实证分析结果如下:从全国来看,劳动者素质对区域创新影响极小,基础设施、对外开放度和政府政策对区域创新有正向影响。分区域来看,东部地区劳动者素质、基础设施对创新绩效有正向影响,对外开放度对其影响极小,政府政策对其有负向影响,政府政策的负向影响主要是因为东部地区创新资源投入已经较多,政府支出增加有可能导致创新资源过度投入,由于短期内技术条件、外部环境等还不能与过多的资源投入相适应,创新产出增加不足,抑制创新绩效的提升。中部地区劳动者素质和政府支持对创新绩效有正向影响,对外开放度影响较小。西部地区劳动者素质和基础设施对创新绩效影响极小,而对外开放度有正向影响。 根据实证分析结论,为了提高区域创新绩效,我国应该适度调整创新规模、合理配置创新资源、提高劳动者素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合理利用FDI和给予适度的政府支持,从而优化创新资源投入结构,提高创新产出,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为提升区域创绩效提供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