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全民健康覆盖的基本公共卫生公平研究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he4ey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基于全民健康覆盖视角,构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公平理论框架,为基本公共卫生系统公平性评价提供理论工具。基于理论框架分析中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现实,探讨消除导致不公平的对策和途径,为政府提升基本公共卫生公平覆盖政策决策提供多维路径。
  【方法】(1)文献研究法:通过CNKI和WebofScience文献数据库,系统收集关于全民健康覆盖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等相关文献和国家层面公开发布的相关政策文本,为本研究理论基础及实证方法提供依据。(2)定性定量多重论证:基于全民健康覆盖目标、罗尔斯正义理论、医疗保健公正理论,对文献内容进行逻辑归纳推导,明确实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公平所应包含的关键要素、关键环节,构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公平理论分析框架。选取10名来自高校从事公共卫生领域研究的专家和卫生行政管理工作岗位具有丰富经验的公共卫生管理专家通过函调方式进行论证。(3)空间自相关分析:采用变异系数、艾肯森指数和空间自相关分析各地区基本公共卫生财政支出负担差异,运用ArcGIS软件绘制集聚形态图,揭示财政支出负担布局差异性的空间机制。(4)公平评价方法:运用洛伦兹曲线、基尼系数、泰尔指数评价服务提供中的公共卫生人力分布公平及地区内和地区间的不公平性贡献率。(5)受益归属分析:运用集中指数、Kakwani指数、利用需要比测量不同社会经济群体间受益分布,分析政策目标人群的受益情况。(6)回归分析法:采用卡方检验分析不同人群的个体特征,采用无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和Tobit回归模型分析脆弱人群不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利用影响因素。(7)关键人物访谈法:设计半结构化访谈提纲与地方基本公共卫生相关实践工作者进行深度访谈,通过访谈了解实践工作中的不公平情况产生的原因,作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提供与利用中不公平现象的解释、判断与印证。
  【结果】通过研究发现以下结果:(1)基于起点公平、过程公平、结果公平逻辑流程,建立基本公共卫生公平理论框架,确定了财政投入覆盖、服务提供覆盖、人口健康覆盖三个维度的内涵,维度间和维度内子维度间的相互机制。(2)中央政府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专项转移支付占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总筹资水平的比重东部为3.98%-10%,中部60%,西部80%,中央政府承担了中西部地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筹资的主要责任,省市政府承担了东部地区筹资的主要责任,体现了筹资责任的纵向公平。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财政支出负担Moran指数0.3208,区域上呈现同质聚集,其中西北部地区低值区分布,东南部地区高值区分布;地区流动人口财政支出负担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匹配,以东部和西部地区较为显著;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带来的财政投入的不均衡性,可能导致地区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差距进一步拉大以及健康结果的不公平。(3)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提供存在服务人力分布和服务质量的不均衡以及服务成本的补偿不匹配现象。服务机构规模Moran指数-0.031,空间覆盖均衡,基层公共卫生人力资源按人口分布和按经济发展水平分布公平性较好,按地理面积分布的基尼系数0.67,非常不公平。差异主要来自地区间和地区内部的综合影响,东部和西部地区内部对于差异的贡献率达到65.12%。各地服务内容、服务方式和服务质量存在异质化。各地区补助经费与服务成本的存在偏离,各地区偏离指数区间为-0.19-3.31,差异较大。(4)全人群服务利用机会均等,但受益分布存在差异,不同人群受益程度不同。脆弱人群健康可行能力欠缺影响其受益公平,不同收入孕产妇产前检查及产后访视服务的集中指数为-0.0067,-0.0041,表明该服务利用倾向于收入低的人群。Kakwani指数为-0.4303,-0.4277,相对于人群贫富状况而言,政府补助发挥了缩小社会相对贫富差距的作用,相对公平性较好。不同收入老人高血压访视服务与流动人口健康档案服务集中指数为0.6018,0.0333,表明两项服务利用均倾向于高收入居民。而Kakwani指数分别为0.5798,0.2935,政府补助在缩小社会相对贫富差距方面发挥作用有限,相对公平性较差。城乡儿童预防接种服务受益程度基本一致。
  【结论】基本公共卫生公平理论框架将全民健康覆盖的核心内涵体现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从起始到过程到结果的各环节,相互机制显性,突破了片段化的研究范式,提供系统性和整体性的研究路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公平的改进需要一系列制度设计的再优化,通过完善公平筹资机制,促进不同地区财政支出负担公平。通过优化基层组织资源组合方式,综合人口分布和地理空间因素多维度设置区域基层公共卫生人力配置方案,促进基层公共卫生人力资源分布均衡,缩小地区内部差异,增进服务提供公平;根据服务需求的变化,增加服务内容供给的适配性、完善政策制度支撑,保障服务提供的主动性,从制度设计上改善服务提供的异质化;推动支付方式的优化及选择,激励服务提供行为;通过提高公众参与意愿,增进服务受益公平;通过对脆弱人群赋权和赋能增进其自身健康可行能力的提高和改善,促进服务结果公平。
  【创新与不足】本文在以下方面有所创新:
  (1)构建了系统性基本公共卫生公平分析的理论框架。理论框架突破了既往片段化的研究范式,将既往关于公共服务公平的要素进行了整合,一方面清晰地反映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公平起点、过程、结果逻辑的整体性和系统性和与全民健康覆盖内涵高度的关联性;另一方面有助于认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不均衡的客观差异,并以差异的系统性和层次化作为促进公平的出发点。理论框架的内部逻辑、作用路径的初步探索为后续相关研究提供了思路和借鉴,而各公平要素关键变量会加强后续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政策分析等研究的整体性和系统性。该框架既可以作为基本公共卫生公平研究框架,又可以作为政府均等化进程监测的评价框架,还能为提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公平性提供多维路径。
  (2)本研究基于健康可行能力视角分析了脆弱人群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利用受益不公平的影响因素,突破了脆弱人群健康防御能力低下现象研究层面,转向深入探讨其防御能力低下背后健康可行能力低下的实质层面,提出赋权与赋能相结合的提升脆弱人群健康可行能力以增进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受益公平的策略建议,可以为政府提高脆弱人群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利用受益公平的途径提供科学依据。在增进全民健康覆盖的结果公平研究视角方面有所创新。
  (3)本文将区域经济学空间全域自相关和局部自相关方法引入本研究的区域差异性分析中,全域自相关用于分析要素整体空间分布情况,判断各要素在空间上是否具有集聚性;局部空间自相关则可以发现高值聚集区与低值聚集区。借助地理信息技术,用象限图和地图形式展示区域公平要素相关和集聚情况,对筹资责任的分担、资源覆盖的聚集程度、公共卫生人力的区域集聚程度的空间关联性机制进行揭示,可以为政府卫生区域规划和卫生资源配置标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在方法学方面有所创新。
  本研究的不足主要有:本研究构建框架时主要考虑系统内公平的关键环节及要素为主,未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公平研究除了考虑系统内部的公平要素之外,还要考虑系统外环境的公平要素推动对系统公平的影响。限于资料获取的限制,在定量研究方面,服务受益分析的数据仅为某直辖市国家卫生服务调查数据,仅能代表该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受益分布情况,若进行下一步研究,还需增加更多城市数据的分析以更全面地体现全国的情况。
其他文献
【目的】改善医疗服务供给是缓解目前医疗资源分布不均衡矛盾的关键。传统医疗服务模式对改善医疗服务现状收效不佳,同时个人提供的在线医疗服务在改善服务质量方面具有局限性,而具有线上协作优势的在线医生团队为改善医疗服务供给提供了机会。因此,针对在线医生团队效力的系统性研究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与理论价值。本文基于在线医生团队的特点关注在线医生团队效力的三个维度即团队层面的实现团队目标、维持团队生存维度与个人层
学位
湿法脱硫(WFGD)系统是燃煤电站重要的污染物控制设备,同时展现出较好的燃煤烟气汞协同控制能力,深入了解WFGD系统中汞的迁移转化行为以及明确对汞排放控制贡献,对强化现有燃煤电站控制汞排放具有经济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针对WFGD系统对汞排放控制机理进行深入研究,讨论了汞在WFGD系统内二次释放行为机理,考察了汞在典型WFGD系统内的迁移转化规律,并对脱硫副产物中汞的环境潜在威胁进行了系统评估,以期
学位
大气中的CO2浓度升高是造成全球气候变暖的最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如何有效地减排CO2是当前的研究热点问题。CO2的捕集与封存(CCS)被认为是当前最有效的大规模碳减排技术之一,而作为一种典型的燃烧后碳捕集技术,钙循环(Calcium looping)是当前最有应用前景的一种碳捕集技术之一。钙循环碳捕集技术拥有一系列的技术优势例如大的理论吸附容量、优越的反应动力学特性和丰富的原材料等,但是其发展至今也
学位
种质资源是水稻育种的重要物质基础。为了获取水稻育种优良种质资源,本研究在广泛收集广东省不同地区的杂草稻种质材料的基础上,选取代表性杂草稻种质为材料,分析了形态性状遗传多样性、种子耐储藏性、不同生育时期耐盐性遗传多样性以及分子遗传多样性;采用基于RNA-seq的数字基因表达谱技术,进行了耐盐杂草稻种质ZJ3耐盐相关基因挖掘研究。获得了如下主要结果:1.收集了广东不同地区的169份杂草稻种质材料。这些
学位
寻找新型可再生能源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是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的重要途径之一。戊酮可从纤维素生物质中提取,同时还具有能量密度高、抗爆震性强、碳烟排放低等良好的燃烧性能,被认为是一种极具前景的生物质燃料。因此,戊酮三种同分异构体,即3-甲基-2-丁酮(MIPK)、3-戊酮(DEK)和2-戊酮(MPK),化学反应动力学模型的研究不仅是戊酮燃烧的重要基础研究内容,也是其燃烧应用与相关设备研发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支撑
有机材料在日常生活到工业生产的许多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其热输运性质十分关键。一方面,散热问题是制约高性能电子器件发展的瓶颈,良好的热输运有助于解决这一问题。其中涉及的有机材料包括用于电子器件热界面、热封装材料的链状聚合物和交联聚合物,用于柔性电子器件基体的交联聚合物,和用于柔性导线、光电器件中的半导体共轭聚合物。此外,有机纳米材料所组装的薄膜器件中存在高密度的范德华交叉界面,阻碍了热量的耗散。另一
硫化铅(PbS)是一种窄禁带(0.4 eV)半导体材料,从上世纪初发现其红外光电特性以来,被广泛用于红外光电器件的研究和开发。PbS胶体量子点是一种量子效应显著、物化特性易于调控、可溶液加工的纳米功能材料,基于量子限域效应可通过PbS胶体量子点尺寸控制实现吸收波长在800-3000nm连续可调,在高性能、低成本光电探测器、太阳能电池、发光二极管等光电器件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本论文以PbS胶体量
电能储存技术在促进能源生产消费、协同发展,推动能源革命和能源新业态发展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双电层电容器,也称为超级电容器,是一种新型储能装置,具有功率密度高、充放电速度快、工作温度宽、循环寿命长、对环境友好等优点。近年来,随着新型电极和电解质材料的研发,超级电容器的储能性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理解不同电极和电解质材料所形成的固液界面的储能机理,是实现超级电容器高能量密度与高功率密度储能目标的关
学位
电网承担着电力区域互联、电能输送与分配等重要功能,其优良的继电保护对维持电力线路乃至电力系统的安全与稳定运行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传统电网保护的优异性能已经在以往的实践中得到了充分的验证。然而,随着全社会用电需求的持续增长,我国电网规模和复杂性不断增加,对保护的四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时设备、电气量采集设备、电气量传输通道/网络及二次直流电源作为继电保护的重要外部设备(以下简称“保护用外设”),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