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聚合物和小分子晶体中热输运与调控机理的分子动力学研究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niya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机材料在日常生活到工业生产的许多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其热输运性质十分关键。一方面,散热问题是制约高性能电子器件发展的瓶颈,良好的热输运有助于解决这一问题。其中涉及的有机材料包括用于电子器件热界面、热封装材料的链状聚合物和交联聚合物,用于柔性电子器件基体的交联聚合物,和用于柔性导线、光电器件中的半导体共轭聚合物。此外,有机纳米材料所组装的薄膜器件中存在高密度的范德华交叉界面,阻碍了热量的耗散。另一方面,热电效应能实现热能和电能的转换,可用于温差发电和热电制冷。低热导率对实现高能量转换效率大有裨益。相关的有机材料包括用于柔性热电模块中的半导体共轭聚合物,和极具潜力的高热电性能有机小分子晶体。因此,有机材料热输运的研究对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发展高性能电子元件、新兴柔性电子设备、纳米结构器件至关重要,对理解热传导基础物理问题具有一定的科学意义。
  诸多有机材料中,链状聚合物是极具前景的散热材料之一。为实现高热导率,我们提出了一种范德华限域效应,并设计了一种交叉平铺层积结构。以聚乙烯为例,通过分子动力学模拟,发现聚乙烯交叉平铺层积结构的热导率高达181Wm-1K-1,比体块无序聚乙烯高近三个量级。这一机制打破了人们的普遍看法——范德华力不利于传热。通过形态分析发现,交叉平铺层积结构使聚乙烯具有更好的晶格有序性。结合范德华势能和原子振动特性分析,发现交叉平铺层积结构形成了受限的范德华势垒,限制了原子的振动从而减弱了声子散射。我们还在石墨烯纳米带体系中验证了我们这一思路。对范德华力影响声子输运的研究,为声子学、热电等领域提供了一些新的借鉴。
  相比于链状聚合物,交联聚合物的热导率普遍较低。以交联环氧树脂为例,其具有复杂分子组成和无序网状结构。这使得对链状聚合物行之有效的自上而下方法,在提高环氧树脂热导率上收效甚微。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自下而上的平行联接策略。通过分子动力学模拟,发现构建的平行联接环氧树脂沿链方向热导率(0.8 Wm-1K-1)为无序交联环氧树脂的2倍多。而拉伸应变还可以将其热导率再提高约一个量级。我们通过形态分析解释其内在机理。这一策略可以通过分子层沉积方法实现,为提高交联聚合物热导率提供了新的思路。
  除了以上绝缘有机材料,针对半导体共轭聚合物的不同应用,调控其热导率对其器件性能十分重要。为此,我们提出利用掺杂来实现这一目的,以聚乙撑二氧噻吩为例,研究了掺杂对这一链状聚合物热导率的影响。通过模拟不同掺杂浓度的体系,发现室温下掺杂使其三个方向热导率都降低。掺杂体系具有多种传热行为共存的特性。特别的是,面外方向热导率的反常温度依赖是由于掺杂剂的贡献较大(400K下高达45%)。声子特性分析指出,掺杂主要影响低频区域内的声子。研究掺杂对热输运的影响为调控有机共轭聚合物热输运提供了指导。
  在热电研究方面,提高热电性能的一般策略主要是利用低维结构提高电输运和声子工程降低热导率,过程繁琐,成本昂贵。为此,我们提出利用低热导率的体块声子玻璃晶体材料中的低维电输运来实现高热电性能。由于链状聚合物热导率通常较大,因此我们以二聚并三噻吩小分子晶体为例,通过分子动力学模拟,发现其沿π-π堆叠方向的热导率仅为0.34Wm-1K-1。结合合作者计算的电输运参数,评估了其热电性能,得到其室温下的p型热电优值高达1.48,证实了π-π堆叠分子晶体是一种极具潜力的热电材料。此研究为热电研究提供了新思路,而且同样适用于无机材料。
  对于有机小分子晶体,有机纳米材料组装电子器件内的纳米尺度交叉界面热输运也亟待研究。不同于常规界面中一维垂直界面的热流,这类交叉界面中存在水平和垂直界面的二维热流。为此,我们推导了一个二维热流的解析模型——交叉界面导热模型用以求解界面热导。我们以小分子晶体酞菁铜纳米带为对象,通过分子动力学模拟,计算得到其界面热导数值比合作者的实验测量结果高出两到三个量级。结合接触力学理论,发现粗糙度和搭接方式是导致极低界面热导的主要原因。此研究为交叉界面导热建立了准确的解析模型,为纳米结构器件的热管理提供了指导。
  本文对几种有机材料晶体的热输运和调控机理进入了深入的研究,为有机材料传热研究从内在机理到应用策略奠定了理论基础,促进了电子器件、热电应用的发展。
其他文献
本文以电动汽车(Electric Vehicle,EV)为研究对象,以高速和城市区域为典型场景,围绕EV充电负荷预测、EV快充站协同规划和时空引导策略开展研究,主要工作如下:  1)EV充电负荷预测研究:首先考虑EV特有的电池特性和交通行为,提出了基于起讫点(Origin-Destination, OD)分析的充电负荷时空预测(Spatial and Temporal Forecast, STF)
学位
生物丁醇作为一种前景广阔的生物燃料和应用广泛的化工原料,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液-液萃取作为常用的生物丁醇分离技术存在萃取效果较差、萃取剂筛选效率低、选择规律不明确等问题。为此,开发新型节能的萃取剂及萃取技术,选择高效的筛选方法有利于打破现有萃取技术的桎梏,促进产业发展。  针对低浓度生物丁醇发酵母液在萃取过程中出现的上述问题,结合热力学性质预测、相平衡实验验证、工艺流程评价等技术手段,系统研究了正
学位
高效低污染的稀薄燃烧和有效富集CO2的富氧燃烧技术是两种具有前景的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的先进燃烧技术。稀释是这两种燃烧方式中共同的特征,是实现高效低污染燃烧的关键。由于稀释也会使燃料着火及燃烧稳定性出现问题,因此稀释对着火的影响机理是上述燃烧方式研究的重要基础内容,也是当前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  本文首先在自制的对冲着火实验台上测量了N2稀释CH4的着火温度。通过对主流机理(如GRIMech3.0、U
学位
【目的】互联网医疗的出现为医疗服务的发展提供了全新的模式,有利于提升医疗服务的效率、优化医疗资源的配置。然而当前我国医患关系紧张,医疗纠纷和冲突事件频发。这种医患间不信任的情况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同时也阻碍了互联网医疗的进一步发展,提升互联网环境下的医患信任有着重要的意义。当前针对医患信任的研究仍然集中在传统线下模式,很少与互联网医疗情境进行结合。同时考虑到信任的发展是一个不间断的动态过程
学位
【目的】改善医疗服务供给是缓解目前医疗资源分布不均衡矛盾的关键。传统医疗服务模式对改善医疗服务现状收效不佳,同时个人提供的在线医疗服务在改善服务质量方面具有局限性,而具有线上协作优势的在线医生团队为改善医疗服务供给提供了机会。因此,针对在线医生团队效力的系统性研究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与理论价值。本文基于在线医生团队的特点关注在线医生团队效力的三个维度即团队层面的实现团队目标、维持团队生存维度与个人层
学位
湿法脱硫(WFGD)系统是燃煤电站重要的污染物控制设备,同时展现出较好的燃煤烟气汞协同控制能力,深入了解WFGD系统中汞的迁移转化行为以及明确对汞排放控制贡献,对强化现有燃煤电站控制汞排放具有经济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针对WFGD系统对汞排放控制机理进行深入研究,讨论了汞在WFGD系统内二次释放行为机理,考察了汞在典型WFGD系统内的迁移转化规律,并对脱硫副产物中汞的环境潜在威胁进行了系统评估,以期
学位
大气中的CO2浓度升高是造成全球气候变暖的最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如何有效地减排CO2是当前的研究热点问题。CO2的捕集与封存(CCS)被认为是当前最有效的大规模碳减排技术之一,而作为一种典型的燃烧后碳捕集技术,钙循环(Calcium looping)是当前最有应用前景的一种碳捕集技术之一。钙循环碳捕集技术拥有一系列的技术优势例如大的理论吸附容量、优越的反应动力学特性和丰富的原材料等,但是其发展至今也
学位
种质资源是水稻育种的重要物质基础。为了获取水稻育种优良种质资源,本研究在广泛收集广东省不同地区的杂草稻种质材料的基础上,选取代表性杂草稻种质为材料,分析了形态性状遗传多样性、种子耐储藏性、不同生育时期耐盐性遗传多样性以及分子遗传多样性;采用基于RNA-seq的数字基因表达谱技术,进行了耐盐杂草稻种质ZJ3耐盐相关基因挖掘研究。获得了如下主要结果:1.收集了广东不同地区的169份杂草稻种质材料。这些
学位
寻找新型可再生能源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是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的重要途径之一。戊酮可从纤维素生物质中提取,同时还具有能量密度高、抗爆震性强、碳烟排放低等良好的燃烧性能,被认为是一种极具前景的生物质燃料。因此,戊酮三种同分异构体,即3-甲基-2-丁酮(MIPK)、3-戊酮(DEK)和2-戊酮(MPK),化学反应动力学模型的研究不仅是戊酮燃烧的重要基础研究内容,也是其燃烧应用与相关设备研发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