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式微波辐射火灾探测仪天线单元及焦面阵列的设计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yao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火灾是目前发生频率最高、破坏力最强的重大灾害之一。但现有火灾预警探测技术在如何实现灾前、灾后阴燃火点的及时探测,如何探测浅层覆盖物下的火点,以及如何实现轰燃阶段、恶劣火场环境下的火点准确定位的问题上仍存在一定不足。而微波具有对浅层覆盖的可穿透性,同时火灾典型燃烧物质具有强微波辐射特性,因此基于微波辐射的火灾探测技术可有效补充现有火灾探测技术的不足。但现有微波辐射计的体积、成本、重量和空间分辨率均无法满足便携式火灾探测需求。为实现微波辐射火灾探测仪的可便携性,同时保证火点探测的空间分辨率、灵敏度和视场,探测仪应具有低剖面、重量轻、高增益、窄波束宽度的高性能馈源天线单元,重量轻、体积小、聚焦性能好的聚焦透镜天线以及一种适合于火灾探测的馈源天线阵列排布方式。因此本论文对探测仪天线单元及焦面阵列等关键技术展开了研究,主要完成了如下内容:
  本文首先提出了一种新型加载SRR/Wire左手材料的共轭直线渐变缝隙天线作为火灾探测仪馈源天线单元。利用左手材料的负折射现象以及逆切伦科夫辐射效应,将SRR/Wire左手材料周期阵列加载于共轭直线渐变缝隙天线两侧,有效提高了天线性能。仿真结果表明,相比于传统共轭直线渐变缝隙天线结构,新型天线的E面方向图3dB波瓣宽度压缩6°、3dB波瓣宽度压缩6°、副瓣电平降低5dB。实测与仿真结果相比,误差在可接受的范围内。
  然后设计并实现了双焦广角透镜作为火灾探测仪聚焦天线。基于几何光学理论推导了双焦广角透镜表面轮廓点,并对其进行MATLAB曲线拟合以及CST建模。结合单个加载SRR/Wire左手材料的共轭直线渐变缝隙天线,仿真分析并实际测试了双焦广角透镜聚焦性能。仿真与测试结果基本吻合,经双焦广角聚焦后,单个馈源天线增益达到36dB、E面方向3dB波瓣宽度压缩至1.2°、H面压缩至1°。
  最终在馈源天线单元间相互耦合较低的限定条件下,结合双焦广角透镜,提出了一种合适的馈源天线阵列排布方式,该天线阵列视场大小为8°×7°,在10米远处形成了1.4×1.2m的视场,满足便携式微波辐射火灾探测仪设计需求。
  
其他文献
随着新能源汽车等节能减排产品的普及和推广,锂离子电池作为一种清洁能源成组使用已成为动力领域的主体部分。与此同时,电池组内单体电池热失控及其扩展所带来的安全问题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利用三维锂离子动力电池热失控模型,研究电池组温度场分布及热量传递机制,分析热管理方式对电池组热失控热量传递机制的影响,为今后进一步研发锂离子动力电池组、提高其安全性能提供帮助。  本文通过研究电池内相关材料物性参数以
大数据时代迫切要求计算机表现出更强大的信息处理能力。传统冯·诺依曼计算架构中,存储与计算的分离使得计算性能在功耗、延时方面受“冯·诺依曼瓶颈”所限制。而基于非易失性忆阻器件的存内计算技术可以在存储器中实时处理数据,为“后摩尔定律”时代革新传统冯·诺依曼计算架构、突破计算瓶颈、继续提升信息处理效率提供了实现途径。  逻辑计算是现代数字计算机实现任何信息处理的根本手段。本论文工作重点研究了电阻输入-电
学位
为了满足日益发展的通信技术对高性能器件的要求,作为微波器件关键材料——微波介质陶瓷的研究异常活跃。本论文以新型低介电常数Li2O-Al2O3系微波介质陶瓷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离子取代改性、两相复合、掺入低熔点氧化物等方式制备了良好性能的LiAl5O8基微波介质陶瓷和LiAlO2基低温共烧陶瓷(LTCC)。并通过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Raman光谱、阻抗谱、网络分析仪等测试手段,对材料的晶体结构
随着无线应用需求的不断增加及各类无线协议的不断演进,基于软件无线电思想的可重构射频收发器芯片正朝着高集成度、宽频段、多制式的方向发展。本课题以可重构射频收发器芯片中频率合成器为研究对象,围绕小面积、宽频带、低噪声等设计目标,重点对相位噪声产生机理、输出频率扩展、量化噪声抑制、快速自动频率校准等内容进行深入研究,为宽带低噪声频率合成器的设计及实现提供理论支撑与设计参考。具体研究工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氢气作为一种绿色且可再生的资源,因其能量密度大、热值高、储量丰富等特点,被认为是理想的化石类替代能源。电解水是氢气大规模制备的最有效途径,高效且低成本的电解水催化剂是推动其产业发展的关键。因此,本论文以MOFs(Metal-Organic Frameworks)衍生结构为对象,通过“局域电子态调控”的策略,实现了对材料催化活性的有效调节,并揭示其微观结构与催化特性之间的“构-效关系”,指导高效电催
近年来,随着硅基功率晶体管接近性能极限,以宽禁带氮化镓为代表的第三代半导体材料由于其高电子迁移率、高临界击穿场强和高热导系数等物理特性而在高功率器件应用中展现出巨大的潜力。然而,目前的氮化镓器件中仍然存在一些限制因素亟待解决。首先,不同于硅表面存在高质量本征氧化物,铝镓氮/氮化镓异质结外延生长以及器件制备工艺过程中会引入大量的陷阱态,导致器件性能严重退化。其次,传统的肖特基栅漏电大,极大地限制了器
学位
自2009年首次在磁性材料中实验观测到斯格明子起,磁性斯格明子受到研究人员广泛的关注和探索。一方面,斯格明子作为一种独特的拓扑性、粒子性、非线性的局域化自旋结构,在物理、材料层面具有重要的基础研究价值。另一方面,斯格明子被视为新型的信息单元,可用于发展高密度、低功耗、多功能的自旋电子器件及系统,从而展现出巨大的应用前景。开展对斯格明子的调控方式、功能器件、系统架构等方面的研究是推动斯格明子走向最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