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收获》杂志自1957年创刊以来,发展几经波折,被当代作家陈村称之为“中国当代文学的简写本”,形成了其在当代文坛上的引导性地位,尤其是对不具备时效性和成文性的长篇小说的挖掘力度,为中国当代文学的发展贡献了力量:提升了“十七年”长篇小说的艺术水准;成为先锋文学的发生场;《收获》与新生代、80后作家共成长、同进步,某种程度上建立于中国当代文学的紧密联系,引导着中国当代文学的发展。《收获》经历了三个不同的时期,却普遍表现出对长篇小说的关注与不断开拓。《收获》的创刊号上,第一代主编靳以、巴金高举“纯文学”的大旗,正确处理政治与文学的关系,正视作家与作品的联系,鼓励新人,不问出处,刊登极具文学价值的作品,深受广大读者的喜欢。因此,《收获》改革以来,在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前提下,仍能保持良好的销量。刊登在《收获》杂志上的众多作品相继获奖,《收获》以纸质期刊的形式为中国当代文学贡献力量,见证了时代的变迁和文学的发展脉络。新世纪以来的十几年,《收获》共刊登长篇小说65部,在上个世纪刊登的长篇小说的基础上,又挖掘出许多新题材、呈现出别样主题、再加上作品艺术手法的成熟,不媚俗,坚定了“纯文学”的发展,同时,在另一个层面上也反应出《收获》杂志今后发展的多元化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