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正常人群中,胸腺肿瘤是一种常见的纵隔原发性肿瘤,大约30%的胸腺肿瘤病人还合并有肌无力症状,而不伴随肌无力症状的胸腺肿瘤则常为体检发现。自从Blalock及其同事报道重症肌无力病人在接受胸腺切除术症状改善后,胸腺切除术已经开展了数十年并被认为是治疗伴或不伴有肌无力症状的胸腺肿瘤的有效措施。目前,扩大胸腺切除术已经成为临床治疗的主要手术术式,临床实践已证实了其良好的效果。经典的正中开胸开放性扩大胸腺切除术式是目前临床采取的标准术式。随着以电视胸腔镜及手术机器人为代表的微创手术在胸外科领域的开展,越来越多的患者选择了微创术式,但仍有人质疑微创胸腺切除术的优越性及可靠性。已有研究认为微创胸腺切除术相比传统手术更具优势,主要表现在其能缩短住院时间、减轻手术痛苦等方面。然而,目前仍无大样本的临床对比性研究支持这一观点。在本研究中,我们对比了这三种不同胸腺切除术的胸腺切除范围、围手术期患者指标以及远期效果。研究目的1)比较不同手术方式的手术切除范围差异。2)比较不同手术方式病人的术后指标差异。3)比较不同手术方式的远期效果。4)探讨胸腺切除术的发展趋势。研究方法1)选取2007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我科行胸腺切除术的病例。2)将病例筛选分为经典手术组、腔镜手术组及机器人手术组。组内分为无症状亚组、眼型肌无力亚组及全身型肌无力亚组。3)收集临床指标,回访了解远期效果。研究结果1)共选取187例病人:年龄39.72±16.98岁,男性93例,女性94例。2)经典手术组与机器人手术组术中视野良好,且切除组织明显多于胸腔镜手术组,胸腔镜手术组及机器人手术组手术时间较短、术中失血较少。胸腔镜手术组及机器人手术组术后平均住院时间短。3)在ICU时间、机械通气时间等其他方面无显著差异。4)机器人手术组及经典组术后缓解率较胸腔镜手术组更高,但无显著的统计学差异。研究结论1)胸腔镜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但手术切除率低,手术视野差。经典手术手术切除率高,手术视野好,但创伤大,病人术后恢复慢。2)机器人手术结合了胸腔镜手术及经典的优点,是未来胸腺微创手术的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