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移动北京公司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研究

来源 :南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iqing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风险”和“风险管理”概念的形成经历了一个较长的时期。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国际上主要的发达经济体制陆续出台了风险管理相关的法规和标准,推动了风险管理在企业的开展。二十一世纪初,风险管理开始在中国兴起,并呈加速发展之势。与理论层面的快速发展相比,国内企业风险管理在实务层面却明显滞后。不少企业对全面风险管理做出了有益探索,但普遍还处在内容不全面、操作不规范、运作欠实用的层面,存在诸多课题需要研究。  中国移动北京公司是一家典型的国有控股海外上市企业。公司从2003年开始探索引入国际主流的风险管理理念,结合国内实际情况,探索建立全面风险管理体系。  本文从风险和风险管理的概念着手,进而对国内企业风险管理开展现状进行分析,以国际主流的ERM框架为主要参照,提出了北京移动全面风险管理体系构建思路,结合公司管理实际,在实务层面循序推进全面风险管理,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和完善,取得了明显成效,最终搭建成功全面风险管理体系。文章最后对北京移动的作法进行了总结。
其他文献
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西方发达国家商业银行纷纷开始了大力发展个人业务的战略转型,零售金融业务逐渐成为商业银行实现盈利的重要渠道。我国自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个人金融
2008年6月,财政部、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和保监会联合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要求上市公司对公司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自我评价,定期披露年度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
在现代企业中,人力资源管理越来越重要。怎样留住人,用好人,以增强企业的实力,提高企业的竞争力,推动社会全面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留住人才,就在于能否建立了一整套适合于企业
我国上市公司往往具有很强的集团公司背景,上市公司与其控股股东之间存在大量的关联交易。现有的文献表明,关联交易往往成为控股股东“掏空”上市公司的主要手段之一。控股股东
高质量审计对我国资本市场的有效运行发挥着巨大作用,不仅能避免公司财务信息的违规披露,而且能避免财务信息使用者的利益遭受意外损失。因此,审计质量问题成为审计理论界和实务
随着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以及电梯市场的迅速扩大,我国电梯市场已由卖方市场发展成为买方市场,市场竞争的焦点从国内转向了国际市场,可以说国际化经营已经成为了我国电梯企业发展
随着并购事项在我国的迅猛发展,合并财务报表的编制问题日益受到我国会计理论界和实务界的关注。众所周知,合并财务报表是财务会计的四大难题之一,而合理界定合并范围是编制相关
目前,国内皮具企业的增长方式仍然依靠于产品品质的提高及营销渠道的扩张,品牌依然没有得到过多的重视,但是凝结在品牌当中的时尚、文化等众多因素却是消费者日益关注的。随着国
山东半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获批建设给淄博老工业城市创新发展带来了重大机遇.文章对淄博市近年来取得的科技创新成就进行了总结,分析了存在的短板与不足.在推进国家自主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