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个体社会化研究的深入和心理教育研究的兴起,情绪调节的研究越来越被重视,从最早的发展心理学逐渐扩展到人格心理、教育心理、健康心理等领域中,成为当代心理学研究的一个热点方向。音乐对情绪影响方面的研究引起古今中外许多学者专家的讨论。音乐不仅可以表达作曲家的情感,也能影响聆听者的情绪反应,在生活中扮演重要角色。音乐对情绪的调节依赖于音乐形式本身,已有研究发现,音乐的速度是影响情绪的显著因素,而现阶段针音乐对大学生日常生活中不良情绪调节的实证研究较少,大学生是社会的重要群体,其心理健康问题成为日益重要的研究课题,而每个学生个体都有不同的人格特征,其中神经质和外倾一致被认为是典型情绪风格的人格特质,人格特征也能影响个人对音乐所产生的情绪反应。因此,本文结合音乐速度因素和人格因素,以高神经质和高外倾人格的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实证研究音乐速度因素对被试情绪的影响,同时考虑音乐材料熟悉度,探讨音乐材料速度与熟悉度对高神经质和高外倾人格大学生情绪调节的影响。预实验中确定了音乐材料和被试:根据熟悉度和速度将音乐材料分为快速熟悉、快速不熟悉和慢速三组;通过填写大五人格问卷最终筛选出高外倾人格被试和高神经质人格被试。实验一采用二因素混合实验设计。自变量包括音乐速度和人格类型两种因素,其中速度分为慢速和快速两个水平,人格类型分为高神经质和高外倾两类型,人格类型作为被试间变量,因变量是高外倾和高神经质被试的情绪效价和唤醒度。根据高外倾和高神经质被试在听快速音乐和慢速音乐后分别对情绪效价和唤醒度评分的分值,采用SPSS 16.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和2×2重复测量方程分析(ANOVA),可得出以下结果:(1)快速音乐能诱发被试的正性情绪,慢速音乐能诱发被试的负性情绪。(2)高外倾被试聆听快速的音乐材料时容易产生正性的情绪反应,高神经质被试在聆听慢速的音乐材料时容易产生负性的情绪反应。实验二亦采用二因素混合实验设计,自变量包括被试对音乐材料的熟悉程度和人格类型两种因素,其中被试对音乐材料的熟悉程度分为熟悉和不熟悉,人格类型分为高神经质和高外倾两类型,人格类型为被试间变量,音乐材料熟悉程度为被试内变量,因变量是高外倾和高神经质被试的情绪效价和唤醒度。首先,选用慢速的音乐诱发被试的情绪,并让被试在情绪效价和唤醒度维度进行评分;然后,分别对高神经质和高外倾被试随机播放快速熟悉或快速不熟悉音乐材料,再次让被试在情绪效价和唤醒度维度评分;最后,采用SPSS 16.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得出以下结果:(1)快速的音乐对高神经质被试和高外倾被试均有显著的情绪调节作用;(2)在诱发负性情绪后,高神经质被试比高外倾性被试具有更负性的情绪,经过快速音乐修正调节后,两种被试的情绪都得到了显著变化,高外倾被试比高神经质被试得到的情绪调节效果更加显著;(3)无论是高外倾性被试还是高神经质被试,相对于快速不熟悉的音乐,快速熟悉的音乐对情绪调节效果更加显著。综上,本文结论如下:(1)无论高神经质还是高外倾被试,快速的音乐都能诱发被试正性的情绪,高外倾容易产生正性的情绪,慢速的音乐能诱发被试的负性情绪,高神经质容易产生负性的情绪;(2)快速的音乐对两种被试均有显著的情绪调节作用,高外倾被试比高神经质被试情绪调节效果更加显著;(3)无论高神经质还是高外倾被试,快速熟悉的音乐比快速不熟悉的音乐对情绪调节效果更加显著。这些结论可以帮助不同人格大学生在学习生活中通过听音乐使不良情绪得到有效的调节,进一步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