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转型经济学的研究重点从早期的产权改革的分析逐步转向对经济重构的研究,其中很重要的一个部分就是结合最优转型路径分析和回答在转型过程中企业的重构和社会失业率变动的联系,以及这些联系对政府治理失业的政策指导意义.该文的理论意义就在于从上述不同的分析角度出发,研究转型过程中私有部门和国有部门劳动力再配置的动态微观机制.同时,通过转型国家间失业状况和失业治理政策及其成效的横向对比,分析转型国家劳动力市场政策对中国治理失业的借鉴意义.该文考察了国有企业裁汰冗员和新兴私有企业逐步创造就业机会这样一个动态的劳动力再配置的过程,分析了转型过程中国有企业持续低利润甚至零利润的背景下企业劳动就业水平的内生化决定问题.同时,结合私有企业和国有企业的就业水平的实际情况,认为用传统的匹配模型是适合于分析这个动态发展过程的.过去的文献大多仅仅从静态分析来考察这个问题,该文借鉴近几年的文献针对这一点作了改进,使用动态一般均衡模型,并且把国有企业的岗位缩减数量内生化到这个动态模型中.这也是该文与现有同类研究的不同和创新之处.该文主要得出三个结论:第一,更高的失业救济水平影响了雇主使用劳动力的价值剩余(surplus),提高了稳态失业率,并且随着转型的进行,抑制了真实工资水平的下降,加速了国有企业关闭停产的速度;第二,高的最低工资水平理论上可以在不影响稳态就业水平的前提下达到加速国有企业关闭停产的效果;第三,高的解雇成本增加了冗员在国有企业部门长期滞留的可能性,加快了真实工资水平的下降.上述结论是我们通过模型的分析计算和数值模拟得出的,这些结论和转型国家失业动态的实证经验也是基本吻合的.该文的结构如下:第一章是对转型国家失业状况的概述性分析.第二章引入动态匹配模型(dynamic matching model),分析了转型过程中私有部门和国有部门劳动力重新配置的整个过程.第三章侧重对转型国家的劳动力市场制度(例如失业救济水平、最低工资水平和解雇成本设定)的政策效果进行分析.不同国家所采取的失业治理政策及其成效也是实证分析的一个重要部分,我们在第四章单独列出分析.我们分析的政策因素主要包括:劳动力市场的政策因素、就业服务机构的作用、收入政策以及法律制度等.最后的结束语部分归纳了全文的基本观点和结论,分析转型国家失业的治理对中国现行的失业政策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