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闭症(Autism,中国大陆又称孤独症)近几年以健康议题的面貌进入人们的视野,并逐渐受到大众媒体的关注,日益高发的自闭症不仅是一个疾病,而且是当今国内外一个凸显的社会问题。本文从健康传播的视野出发,、立足于新闻实务研究,考察自闭症这一较为新颖的健康议题在大众媒体上的呈现,填补自闭症健康传播研究方面的空白。为了验证自闭症报道已从单纯个人健康议题成为公共健康议题的研究假设,本文以《新民晚报》1995年到2010年所有的自闭症报道为研究对象,分为“萌芽时期”、“初始时期”、“认知时期”和“认知向人性的过渡时期”四个阶段加以考察,并引入了框架分析的文本分析方法,总结出了六种媒体框架,即医学框架、困境框架、救助框架、故事框架、文化框架和责任框架,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探讨大众媒体呈现自闭症议题的历史和现状,以及在议题呈现出现的偏差和误区。具体来说,本文在宏观层面回顾了15年来《新民晚报》自闭症报道媒体框架发展的历史和特征,在中观层面上运用话语分析,分析了自闭症报道的文本特征,从版面、消息源、篇幅、体裁等层面试图探究媒体对自闭症报道的细节呈现;在微观层面上从批判的角度进一步归纳和总结了自闭症报道的偏差和误区,从而提出了自闭症报道客观真实的诉求在哪里。为了进一步探讨自闭症议题呈现的发展趋势,本研究用自闭儿家长调查问卷、新闻从业人员访谈等方法,从新闻呈现框架的各要素入手,探讨了作为此框架要素组成部分的新闻从业人员、受众以及社会情境等是如何互动共同建构起自闭症报道的媒介框架。在此基础上本研究发现,当前以《新民晚报》为代表大众媒体自闭症报道现阶段正处于“认知向人性过渡的时期”,救助框架、困境框架、故事框架后来居上,真正独立的医学框架已不明显,并由此做出结论,自闭症报道在当前我国公共健康政策范式下已从单纯的个人健康议题成为了公共健康议题,健康传播的特性将从疾病预防、健康促进转变为健康关怀和健康政策的制定,这种趋势将成为未来自闭症报道的发展方向。人们开始关注自闭症孩子的诊断、康复、教育、救助、社会保障和成年生活等公共议题,健康传播的议题领域已大为扩展。最后本文从新闻实务的角度提出了建议,力图为大众媒体实现健康传播功能时提高水平而有一定借鉴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