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口腔正畸治疗中,支抗控制是决定正畸成败的关键。微种植体支抗因操作简单、安全、稳定、有效、且不依赖患者的合作等优势在临床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对于严重拥挤或牙弓前突的病例,常常采取拔牙获得足够间隙,在相邻后牙牙根间区域或拔牙远中骨质区域植入微种植体获得最大支抗,可避免后牙的近中移动,使拔牙间隙全部用于前牙后移。以往研究结果表明:邻近拔牙创的微种植体在无负载的状态下可以保持稳定。然而,邻近拔牙创微种植体受力后的临床及组织学等各方面的情况,还有待于进一步的探索与研究。目的:通过构建Beagle犬上颌骨“拔牙创-微种植体-机械力”实验动物模型,多层面探讨不同加载周期下,拔牙创骨质改建对邻近微种植体稳定性的影响。方法:1.应用实物测量和CBCT研究成年Beagle犬上颌骨后牙区微种植体安全植入部位。2.构建Beagle犬上颌骨“拔牙创-微种植体-机械力”实验动物模型。9只Beagle犬随机分为3组,每组3只。拔除每只犬双侧上颌P3,实验组微种植体位于P3区域(拔牙创区域),对照组微种植体位于P2,P4区域(非拔牙创区域)。微种植体愈合3周后加力100g,分别在加力后1,4,8周处死动物,收获标本。3.活体荧光染色技术研究邻近拔牙创微种植体不同加载周期下种植体-骨界面骨代谢情况。采用短效荧光剂氧四环素、钙黄绿素、二甲酚橙,分别在微种植体力学加载后即刻、1、2、3、4、7周对新骨的形成和钙化进行标记。4.Micro CT、硬组织切片技术、脱钙组织切片技术研究邻近拔牙创微种植体不同加载周期下种植体-骨界面的组织形态学变化及骨结合程度。结果:1.在P2近远中牙根之间CEJ下8mm,P3,P4近远中牙根之间CEJ下6-8mm,牙根间宽度>4.7mm;在P1P2之间,P2,P3,P4近远中牙根之间CEJ下2-6mm,颊侧骨厚度>7mm。2.活体荧光染色发现:加力1周组无明显荧光带;加力4周,8周组,微种植体-骨界面围绕种植体出现三条荧光带,由界面向外依次是黄色,绿色,红色。实验组与对照组骨沉积速率在加力4周,8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在加力4周,8周组,实验组与对照组骨体积分数(BV/TV)有统计学差异,且对照组高于实验组。实验组与对照组的骨小梁数量(Tb.N),骨小梁分离度(Tb.Sp)在加力1周,4周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界面组织学观察发现:加力4周骨组织改建最活跃,成骨细胞数量最多,对照组的骨改建速率大于实验组,加力8周后,两组微种植体骨界面均形成成熟的板状骨。结论:1.Beagle犬上颌骨后牙段可以应用于建立微种植体模型。其上颌骨安全植入的理想部位为P1P2之间CEJ下4-6mm区域,P2、P3CEJ下6-8mm根分叉区域,P4CEJ下4-8mm根分叉区域.2.邻近拔牙创种植体周围的骨重建速度随着加载周期的延长呈现不断增大的趋势。力学加载早期,实验组种植体-骨界面骨吸收大于对照组,但在随后的时间里骨形成效应迅速加强,提示力学加载初期,拔牙创愈合对邻近微种植体的骨界面改建存在不利影响。3.在持续加力的4-8周,随着时间的延长,骨小梁体积分数(BV/TV)、骨小梁数量(Tb.N)、骨接触率(BIC)均随之增长,骨小梁分离度(Tb.Sp)逐渐减小,此时力学加载有利于微种植体-骨界面骨重建过程。4.硬组织切片技术与传统脱钙切片技术在组织学观察上能相互取长补短,活体荧光染色技术可以动态观察微种植体-骨界面的骨整合,反应微种植体-骨界面的微观表现。Micro CT技术弥补了传统脱钙切片技术的不足,是一种快速、无损伤性的、全面准确的反应微种植体-骨界面骨小梁形态的有效检查方法。综上所述,通过对邻近拔牙创微种植体不同加载周期下微种植体-骨界面骨整合状态的多层面研究,在加载早期,微种植体-骨界面稳定系数最低。在随后的的4-8周中,微种植体-骨界面骨重建过程活跃,骨整合率增大,微种植体的稳定性随着加载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因此,本实验结果提示在正畸临床中需应用邻近拔牙创的微种植体进行力学加载时,其加载时机为微种植体无负载愈合4周后更为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