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干细胞标志物CD133分别在肝癌组织和门静脉癌栓组织中的表达,以及其表达与门静脉癌栓形成(portal vein tumor thrombus,PVTT)之间的相关性。并探讨门静脉癌栓对肝癌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分析。方法:收集2012年2月至2014年3月期间,我院肝癌切除术的217例手术切除肝细胞癌组织标本,其中肉眼癌栓标本35例,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肝癌组织和门静脉癌栓组织中CD133的表达,比较其表达与临床病例资料的关系,探讨门静脉癌栓对肝癌预后的影响。结果:1、217例标本中,无癌栓86例,镜下癌栓96例,肉眼癌栓35例,癌栓比例占60.4%(131/217)。肝癌组织中无门静脉癌栓组CD133的阳性细胞百分数为(2.23±2.85)%;镜下门静脉癌栓组CD133的阳性细胞百分数为(4.02±2.79)%;肉眼门静脉癌栓组CD133的阳性细胞百分数为(4.37±2.88)%。与无门静脉癌栓组(86例)相比,门静脉癌栓组(131例)CD133阳性细胞百分数明显增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镜下门静脉癌栓组CD133的阳性细胞相比,肉眼门静脉癌栓组CD133的阳性细胞百分数无明显增高,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在35例肉眼癌栓病例中,肝癌组织CD133的阳性细胞百分数为(4.37±2.88)%,癌栓组织CD133的阳性细胞百分数为(7.60±3.44)%,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CD133阳性表达与肝细胞癌患者Edmendson分级(病理分级)、TNM分期(临床分期)、门静脉癌栓具有明显相关性,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门静脉癌栓是影响肝癌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1、门静脉癌栓在肝癌中的发生率较高;2、CD133在门静脉癌栓组织中表达明显增高;3、CD133阳性表达与门静脉癌栓的形成具有相关性;4、门静脉癌栓是影响肝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