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采用缺氧-好氧连续式活性污泥反应器(A/O)模拟高盐废水进行试验,主要研究了高盐条件下,温度(18~30℃)对短程硝化反硝化的影响,尤其是低温(4~15℃)条件下短程硝化的实现途径及机理分析;不同盐度、pH值、游离氨、溶解氧、污泥龄对脱氮效果的影响;以及系统内可能出现的同步硝化反硝化现象。试验结果表明,在30%海水盐度条件下,常温(18~22℃)范围内,仅温度的变化对亚硝酸盐的积累贡献不大。温度超过25℃,温度越高越利于亚硝酸盐的积累,温度25℃、28℃、30℃,亚硝化率分别为50%、90%、95%以上,短程硝化反硝化运行稳定。低温条件下,随温度降低,氨氮去除率逐渐下降。当温度由15℃降低到10℃左右时,氨氮去除率从70%下降到55%左右;硝酸菌较亚硝酸菌活性受到更严重的抑制,通过延长污泥龄,试验出现一定程度的亚硝化现象。通过控制反应器内初始pH为7.5~8.5,温度为22±1℃的条件下,成功地实现了短程脱氮。pH为8.5时,系统亚硝酸盐积累率达到90%以上。当控制进水游离氨浓度在0.799~3.65mg/L,亚硝化率最高可达93%。较高的进水pH值有利于通过游离氨浓度控制亚硝酸型硝化的形成。海水盐度对硝酸菌活性的抑制作用高于对亚硝酸菌的抑制。海水比例大于30%时,可以实现短程硝化反硝化且稳定,活性污泥中生物相丰富。维持较低浓度的溶解氧(0.6~1.0mg/L)可以实现短程硝化,提高溶解氧浓度(1.5~1.8mg/L)10天后,亚硝酸氮积累率由75.36%降到25.75%,再次降低溶解氧浓度,亚硝化率增幅变慢。试验表明亚硝酸盐积累从破坏到重现的恢复过程是较长的。低溶解氧并不一定导致严重的污泥膨胀,在长期较低浓度条件下,亚硝酸菌充分利用了有限的溶解氧,在与丝状菌竞争中占优势;同时一定的海水比例(30%)能提高污泥的沉降性能,因此,没有产生严重污泥膨胀。盐度一定时,随着污泥龄的增加,系统中污泥絮体的结构逐渐得变得松散,污泥沉降性能变差。海水比例为30%时,在泥龄15d时开始出现明显的亚硝酸盐积累。当泥龄18d时,积累率达到90%左右,实现了稳定、高效的短程硝化反硝化。海水比例分别为为30%、50%时,系统最佳污泥龄为18d、20d。在短程硝化反硝化启动阶段,控制溶解氧浓度的初期出现了同步硝化反硝化现象,总氮损失对溶解氧变化成敏感相关性。系统内溶解氧较低(0.6~1.1mg/L)、污泥絮体颗粒较大(150~250pm),可推断试验中该现象是由于溶解氧扩散的限制,在污泥絮体内部产生溶解氧梯度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