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设施景观与民间艺术转换——胶东城市设施景观艺术形态的地域性研究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bis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市设施景观艺术承担着体现城市特色、延续城市文脉的重要作用。民间艺术作为城市地域文化的组成部分之一,在城市设施景观设计中的合理转换,对形成特色鲜明的城市景观艺术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从解读胶东民间艺术与城市设施景观现状入手,通过实地调研与分析、案例收集与对比、观点归纳与总结等研究方法,旨在阐述胶东民间艺术形态在胶东城市设施景观艺术中转换的可能性与现实意义。重点阐述了城市设施景观艺术如何对这种传统艺术中的精髓进行合理地运用与发展,更好地满足现代人对城市景观艺术在审美与文化等方面的需求。  本文的主体部分,围绕着如何恰当地转换胶东民间艺术形态,营造有地域特点的城市意境展开。通过分析胶东民间艺术形态的类型和特征,提出民间艺术形态在城市设施景观转换的传统展示与现代演绎两种转换思路,归纳民间艺术形态在城市设施景观的转换方法,如功能转换、结构与造型转换、材质转换、色彩转换、空间转换等。最后,通过威海市高新区国际海水浴场设施景观中的胶东民间艺术形态转换实践,例证本研究课题的应用价值。
其他文献
詹景凤为明代嘉万年间的鉴藏家,他活跃的时期正是苏州鉴藏圈进入后文征明时代、徽州收藏之风大兴、宫廷折奉书画大量进入民间之时,他与众鉴赏家的交游折射出当时整个鉴藏圈的大
期刊
自从电视作为传播媒介进入人类社会的政治、经济与文化生活之后,势不可挡地引发了一系列天翻地覆的变化,愈来愈成为当今人类精神生活的重要物质载体。但在电视事业迅猛发展的同
皴法是中国绘画视觉类比语言符号的大系统。画史上不同流派(皴法)的产生具有时代背景、人文生态、地域环境、地质特征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而这些因素对于古代画家的艺术作品的原创
万寿祺(1603—1652),字年少,号沙门慧寿、寿道人等。清初著名遗民书法家、画家、诗人。本文是关于万寿祺书法的专题研究。本文对万寿祺交游进行考证,从其交游人群与参与抗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