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金属硫蛋白(metallothionein, MTs)是自然界中普遍存在的一类低分子量、高Cys含量、具有金属结合能力的蛋白质。植物MTs被认为在解除重金属离子的毒害、维持组织中金属离子的平衡、调节金属离子向特定组织的运输及ROS的清除等方面起作用,与植物的抗逆反应有关,可增强植物对逆境的耐受性。 通过将星星草酵母cDNA文库在NaCl胁迫培养基中筛选,得到了抗盐性较强的的克隆,分类得到2型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金属硫蛋白(metallothionein, MTs)是自然界中普遍存在的一类低分子量、高Cys含量、具有金属结合能力的蛋白质。植物MTs被认为在解除重金属离子的毒害、维持组织中金属离子的平衡、调节金属离子向特定组织的运输及ROS的清除等方面起作用,与植物的抗逆反应有关,可增强植物对逆境的耐受性。 通过将星星草酵母cDNA文库在NaCl胁迫培养基中筛选,得到了抗盐性较强的的克隆,分类得到2型金属硫蛋白基因PutMT2(GenBank Accession No. JQ279061),该基因开放阅读框(ORF)为246bp,编码81个氨基酸。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其分子量约8kDa,理论等电点为5.66,中间区具有丝氨酸与苏氨酸的磷酸化位点,不规则卷曲是其蛋白质二级结构的主要结构元件。 PutMT2基因在酵母中表达提高了酵母对Cd2+、Zn2+、Cr6+、Ag+、Fe2+、Fe3+各金属离子及对NaCl、H2O2的抗性,使酵母对Mn2+、Co2+、Cu2+、Ni2+等离子敏感。以Na、Zn、Cu、Fe为代表,通过原子吸收法分别测定比较转空载体和PutMT2酵母细胞金属积累量与蛋白结合金属量的差别。结果表明,PutMT2在一定条件下可结合Na+,其表达使酵母细胞内Na含量降低。PutMT2蛋白可结合Zn2+,在低浓度Zn时促进酵母细胞内Zn积累,在胁迫浓度时降低酵母细胞内Zn含量。PutMT2的表达降低了细胞内铜含量,PutMT2结合Cu的功能可能会影响细胞内的Cu离子平衡,使转基因酵母表现出对Cu2+的敏感性。PutMT2可通过结合Fe来提高转基因酵母的抗性。 利用大肠杆菌BL21表达体系高效表达并得到大量纯化GST-PutMT2融合蛋白。此融合蛋白较易纯化,锌、铜、钠离子的添加不影响蛋白的纯度,且在添加适当离子浓度时会增加纯化蛋白的产量。 通过ICP-AES测定GST蛋白与GST-PutMT2融合蛋白中结合的金属元素种类与含量,发现PutMT2蛋白对Cr、Cd、Co、Ag, Ba、Pb、Mn、Zn、Fe、Cu、P、Al、Mg等金属都表现出结合性质,对Ni、As的作用不明显,未发现PutMT2具有选择性特异结合倾向的金属离子。PutMT2蛋白对Cu、Zn、Fe结合量并不随添加金属离子增加而直增大,表现出离子调节的作用。在正常培养条件下,PutMT2可结合Na,而在其他金属离子如Cu、Zn、Fe等含量增加后,对Na不再有结合作用。
其他文献
原麝(Moschus moschusferus)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种群数量急剧降低,亟待加强保护。本文对82个原麝样本进行线粒体DNA控制区的序列测定,得到长度为931bp的有效序列。其中,中国地区原麝样品41个,得到31个单倍型,并且均为低频单倍型,共检测到47个变异位点,占所研究片段的4.40%,其中单一多态位点12个,占1.29%;简约信息位点35个,占3.76%。单倍型多态性H为
本研究旨在观察低温胁迫下黑龙江地区蛙科代表物种东北林蛙(Rana dybowskii)和黑斑侧褶蛙(Pelophylax nigromaculatus)组织器官可溶性蛋白的适应性变化,初步探讨其耐低温机制,为进一步揭示两栖类低温生物学和比较生理学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和实验依据。本实验采用不同温度(室温、4℃、-2℃)对东北林蛙和黑斑侧褶蛙雄性成体进行低温诱导,采用PAGE电泳技术观察骨骼肌及心肌可溶
斑背大尾莺(Megalurus pryeri)属雀形目(Passeriformes)莺科(Sylviidae),是东亚特有种。2010和2011年,每年的3-8月份,在上海崇明东滩鸟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对斑背大尾莺(Megalurus pryeri)不同生境中两种巢型巢址选择的差异性进行调查研究,探讨斑背大尾莺对不同生境的适应能力。采用随机样线法和样方法寻找巢并对生境进行测量。共测量了33个斑背大尾
从2009年12月至2011年7月,在实地地考察基础上,在内蒙古达资湖地区开展了草原网围栏对蒙原羚生境适宜度的影响研究。在研究中,采用了罗振华、张博、秦立鑫等人的研究结果,确定了春夏秋冬四季影响蒙原羚生境的主要因子及蒙原羚生境适宜等级划分标准。以地理信息系统为平台,利用空间分析模块,结合生境评价模型,构建了草原网围栏修建前后蒙原羚生境适宜度分布图。在此基础上,研究了草原网围栏对蒙原羚生境适宜度的影
2009年12月-2010年10月,在贺兰山地区利用痕迹检验法和直接观察法对在该地区分布的野化牦牛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生境选择和利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的季节内牦牛对利用样方内的生态因子有不同的选择性。 春季:在春季牦牛对利用生境生中13种态因子有选择性,偏爱于亚高山灌丛和草甸带,海拔大于3000m,乔木密度小于1株,乔木高度小于3m,乔木距离大于3m,灌木密度大于40株,灌木距离小于1
最优化理论是最优化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运筹学中的重要理论基础,它在实际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作为最优化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性质——迫近次梯度对于研究不可微函数的微分性质有着重要的作用。1970年F. H. Clarke利用“广义梯度”定义出第一个“次微分类型”。近几十年来,F. H. Clarke和R. M. Redhee等人给出了几种典型的次微分类型:Clarke次微分、Michel-Pen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