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瑶族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的跨国少数民族。据2000年第5次人口普查统计,海内外的瑶族人口总数达到320多万人,其中,广西壮族自治区的瑶族人口最多,共有147.2万人,占瑶族总人口的56%。广西是瑶族人口最多、支系数量最多的省份,其瑶族文化的典型性和代表性,以及研究对象数量样本上的丰富性,决定本研究的空间范畴划定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境内。瑶族服饰作为瑶族文化表现的一个方面,承载了大量的瑶族历史文化信息,是历史真实的见证。随着全球化进程趋势加强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穿着传统服饰的瑶族人愈来愈少,瑶族服饰日渐稀缺,愈加珍贵。广西壮族自治区于2006年成功申报“瑶族服饰”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对瑶族服饰的保护正式提上日程,保护工作刻不容缓。广西瑶族服饰款式的丰富、纹饰多样、服饰材料的获取和加工、纺织器具、纺织工艺、印染工艺、纹饰符号的文化意蕴等丰富的内容,均可以作为研究的切入口。过往的研究缺乏充足的样本材料、也没有运用服装学科知识针对广西境内众多瑶族支系的服饰做系统全面的研究分析,本研究的目的即填补这方面的空白。此外,本研究另外一个目的是探讨瑶族服饰与瑶族语言之间的关系。本研究通过选取广西境内各支系典型服饰为分析对象,综合运用了服装学、人类学和社会学等相关理论方法,通过文献、田野调查资料和博物馆馆藏实物的三者互证,对广西瑶族服饰种类、款式类别进行了一次较为完整的分类整理。首先,运用服装学中款式结构、面料、色彩、制作工艺等方面的学科知识对服装、配饰、色彩和工艺进行类型特征上的归纳总结。先将服饰分为“服”和“饰”,即服装和配饰两部分进行论述。广西瑶族服装分为“头服”、“上装”、“下装”和“足服”四个大类,根据具体形制与构成再细分,其中头服类分为“冠帽型”、“包裹型”、“搭架+锦帕型”、“披搭型”、“银饰组合型”、“巾帕混搭型”和童帽七种类型,上装类分为“上衣”、“腰服”、“兜”和“披”四种类型,下装类分为“裤子”、“裙子”、“绑腿”三种类型。足服类不再细分。总的来说广西瑶族服装共有十五种款式类型。广西瑶族服饰配件和装饰,按照其在身体上的装饰部位分为“体饰”、“配饰”和“其他配饰”三大类。其中体饰有“自体式”、“纹绘饰”和“亏体饰”三种类型,服饰配饰有“头颈饰”、“躯干饰”和“肢体饰”三种类型,其他配饰指的是有装饰作用的日常用品。总体来看,广西瑶族上衣款式最为丰富一共有22款,是识别不同支系瑶族、或者不同地域同一支系、以及同一支系不同性别的瑶族服装最重要的标志,是广西瑶族服装重要的组成部分。广西瑶族配饰则以银质为主,串珠和流苏也是瑶族配饰中的一大特色。其次,对广西瑶族服饰传统工艺及其表现进行分类总结。传统工艺包括染织绣及银饰制作和服装缝制工艺,这些都是瑶族传统的手工技艺,既有原始传统的工具也有传承千年的操作技艺。这些传统工艺通过瑶族人民的智慧和巧手在服饰上表现为五彩多姿的色彩和纹样。广西各支系瑶族服饰的配色各有特点,纹样则以几何纹样为主,而典型纹样是族群和文化的象征。在以上内容的基础上,结合操不同语言的瑶族支系地理分布、服饰形象的对比研究,本研究首次提出以下观点:按照语言系统划分的层次“语支——方言——土语”来说,说同一方言土语的瑶族支系,在服装、配饰和服饰色彩等装扮形象上皆有类似之处;语言层次越小的瑶族支系在服饰装扮形象上越接近;说同一语言的不同瑶族支系居住地域越靠近,其服饰装扮形象越接近;瑶族女性头服才是区分不同地域不同瑶族支系的最重要标志。因为广西瑶族语言差异和服饰差异趋同,所以才用语言作为服饰装扮类型划分的依据。本研究最后从人类学功能角度讨论广西瑶族服饰的变迁,创新地运用布迪厄的“场域理论”概念,讨论广西瑶族服饰在具体的应用场域——“日常生活场域”、“人生礼仪场域”和“公共活动场域”中发挥的“实用功能”、“审美功能”和“符号功能”。服饰功能的发挥需要承载服饰符号“语义”的土壤,即“场域”。而“场域”的改变或消失注定让民族服饰改变其原有的意义和功能。影响“场域”改变的三个主要原因:经济发展、民族交往和政治制度改变,这同时也是广西瑶族服饰变迁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