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纺织品拒水整理具有悠久的历史,已研究或使用过的拒水剂种类众多。含氟拒水剂因其具有优异的拒水性及耐久性,而得到迅速普及和推广,并成为拒水剂的主流。然而含氟类化合物价格昂贵且会对人体和环境产生潜在的危害,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因此,本文选用非氟化合物烷烃硅氧烷,采用溶胶-凝胶技术制备拒水纺织品。实验以氨水为催化剂催化正硅酸四乙酯水解,制备二氧化硅溶胶。采用先浸轧二氧化硅溶胶,再浸渍烷烃硅氧烷水解液的方式,成功制备了具有拒水性能的棉和涤纶织物。通过控制催化剂氨水的用量,制备了不同粒径的二氧化硅溶胶。讨论了二氧化硅溶胶粒径、烷烃硅氧烷结构和浓度对整理后织物拒水能力的影响。随着烷烃硅氧烷碳链原子数的增多和用量的增加,织物的拒水性能提高。当水解液中十六烷基三甲氧基硅烷(HDTMS)的质量分数为3%时,整理后棉织物与水的接触角大于150°,达到了超疏水的效果;涤纶织物与水的接触角大于140°;且织物的沾水等级均能达到5级。为了考察整理后织物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的拒水性能,实验对织物进行皂洗测试,讨论了皂洗次数对织物与水的接触角的影响。经30次皂洗后,棉机织布与水的接触角由155°变为95°,涤纶机织布与水的接触角由143°变为110°。织物红外和能谱仪测试的结果表明整理后织物表面有硅元素存在;性能测试表明整理前后棉织物的物理机械性能变化较小。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二氧化硅溶胶整理前后织物的表面形态,发现经二氧化硅溶胶整理后纤维表面的粗糙度得到提高。粗糙度的提高和烷烃硅氧烷的引入是织物拒水能力提高的主要原因。为了简化工艺,便于实际工业化,制备了二氧化硅溶胶和添加3-缩水甘油醚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GPTMS)的改性二氧化硅溶胶,并通过添加不同结构的烷烃硅氧烷最终获得不同的拒水改性二氧化硅溶胶。同样讨论了溶胶粒径、烷基硅氧烷结构和浓度及皂洗次数对织物拒水能力的影响。当添加物十六烷基三甲氧基硅烷质量分数为4%时,整理后棉织物与水的接触角大于150°,涤纶织物与水的接触角大于140°,且其沾水等级均能达到5级。经30次皂洗后,棉机织布与水的接触角保持在122°以上,高于文献报道水平,涤纶机织布与水的接触角保持在131°以上。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整理前后织物的表面形态,发现整理后织物呈现出颗粒状表面。各项物理性能测试表明整理前后织物的物理机械性能变化较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