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近年来,炎症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重要作用逐渐成为医学研究的热点。越来越多证据表明,慢性炎症可能通过诱导基因突变、调节免疫系统及影响肿瘤微环境等促进肿瘤的发生发展。因此,炎症相关指标用于肿瘤的辅助诊断及预后评估是值得尝试的研究方向。作为临床上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的主要治疗方法为外科手术,及早诊断可能使患者得到治愈,同时术后有效监测可以明晰肿瘤的进展。因而,寻找经济、有效的早期诊断及预后评估标志物尤为关键。目前为止,已有许多炎症相关标志物,比如中性粒细胞数/淋巴细胞数比值(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io,NLR)和格拉斯哥预后评估分数(Glasgow prognostic score,GPS),均具有一定的辅助诊断或预后评估效能。不过,基于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与前白蛋白(pre-Albumin,pAlb)的相关研究鲜有报道。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究炎症相关的新靶标——纤维蛋白原与前白蛋白比值(Fibrinogen to pre-Albumin ratio,FPR)在CRC患者中辅助诊断及预后评估的价值。方法该研究包括两个部分,分别为FPR辅助CRC诊断及术后生存期预测。在辅助诊断研究中,我们收集了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诊断的455名CRC患者的资料,同时收集455名性别、年龄匹配的健康体检者及良性肿瘤患者资料,首先评估FPR的诊断效能,进一步利用FPR及其联合指标辅助良、恶性鉴别诊断。在术后预测研究中,我们收集了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及南京市第一医院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诊断的555名I~III期CRC患者的资料,使用X-tile软件计算FPR预后预测的最佳cut-off值,并对FPR高、低值组进行生存分析,再使用COX风险预测模型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找寻影响CRC患者术后生存率的各种因素,最终绘制出相应的Nomogram图并用一致性系数(Harrell’s concordance index,C-index)评价其预测效能。结果一方面,应用FPR进行CRC辅助诊断时,其cut-off值为15.36,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为0.738。更进一步地,FPR在鉴别良、恶性肿瘤时其cutoff值为12.247,AUC达0.801,敏感度为72.7%,特异度为74.3%,阳性预测值为73.9%,阴性预测值为73.2%;值得强调的是,FPR与CEA、CA199联合鉴别诊断时AUC达0.845,其敏感度为67.9%,特异度为85.3%,阳性预测值为83.5%,阴性预测值为70.9%。另一方面,应用FPR进行术后预测时,我们发现术前FPR水平与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大小及分期等明显相关。进一步求出FPR术后预测的cut-off值为18.3,据此将患者分为FPR高低值组,生存分析发现FPR高值组CRC患者的生存期更短。单因素分析显示FPR为影响CRC患者术后生存期的因素之一(Hazard ratio,HR=2.398;95%confidence interval,95%CI=1.567-3.669),多因素分析提示FPR为其术后生存期的重要风险预测因子(HR=1.940,95%CI=1.236-3.046),包含FPR的Nomogram模型的C-index优于未包含FPR的模型(p<0.05)。结论:FPR作为一个新兴的、实用及廉价的炎性标志物,在鉴别结直肠良恶性肿瘤方面有一定的诊断价值;针对于接受根治术后的CRC患者而言,FPR是一个较好的术后预测因子,能有效地提高预测效能并指导患者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