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身体健康感知与死亡恐惧的关系及其机制研究

来源 :西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gus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死亡是老年群体无法回避的一个话题。而在疫情背景之下,病毒的威胁加重了老年人面临的死亡问题,或者是感受到死亡带来的恐慌。面对着每天逐步攀升的死亡人数,无疑在时刻提醒着人们死亡的到来。而遵循着中国的文化传统,人们对于死亡这样的话题几乎避之不谈。死亡教育的缺失,造成当个体直面死亡时往往无法接受,从而影响生活的满意度和幸福感。所以,研究老年人的死亡恐惧在当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现有研究表明身体健康感知与死亡恐惧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但对两者之间作用的机制探究甚少。再根据进一步相关文献梳理发现,控制感与社会支持在身体健康感知与死亡恐惧之间可能发挥作用。身体健康状况下降造成对生活的掌控感变低以及限制感升高,两者相结合引发控制感降低。个体感受到自我失控后会对死亡更加恐惧。而在这个过程中如果个体的社会关系能供给其更多的社会支持,将会对其控制感产生保护作用从而缓和死亡恐惧的上升。本研究试图探究身体健康感知与死亡恐惧的关系以及控制感和社会支持在其中的作用。首先采用质性访去谈探索身体健康感知是否是影响老年人死亡恐惧的重要因素,若身体健康感知对死亡恐惧来说的确至关重要,再通过大规模的调研进一步探索身体健康感知是以怎样的内部机制对死亡恐惧发挥作用。最后依据得出的模型提出有关降低老年人死亡恐惧的相关建议与对策。研究一对10名老年人进行了半结构化访谈,年龄跨度在65-75岁之间,其中包括6名男性和4名女性,平均年龄为72.40岁。研究材料是借鉴经由护理学专家审定后制定出的死亡态度访谈提纲,并结合前期对于文献的查阅、整理,对死亡态度访谈提纲进行一定的调整,让整个访谈聚焦于死亡恐惧这一主题。借助质性分析研究软件Nnivo.11,采用手动编码的方式,主要参照“主题突出分类法”对全文逐字逐句进行一级编码和二级编码。最终访谈结果分析发现,多数老年人对死亡持有消极的态度,表示对死亡是会有恐惧和担忧,程度严重者甚至会影响到正常的生活。而在探寻引起死亡恐惧真正原因的过程中发现,影响死亡恐惧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比如人际关系、经济条件、社会支持、对生活的控制等,其中老年人最为重视的因素的确是身体健康状况。一旦老年人身体健康状况下降,与此同时会感到掌控生活的困难也就是控制感的下降,最终导致死亡恐惧程度的上升。而在这个过程当中,社会支持能够对死亡恐惧起到缓冲作用。基于研究一质性研究分析出的结果,研究二采用量表进一步探讨老年人身体健康感知和死亡恐惧的关系,并进一步确定控制感和社会支持在其中的作用,从而试图为老年人今后在降低死亡恐惧方面提供参考信息。选取重庆市以及安徽省马鞍山市年龄在60岁以上的老年人,总共发放量表445份,实际回收425份,最终获得有效量表共计409份。研究工具采用《身体健康感知量表》、《控制感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死亡恐惧分量表》这4个量表,考虑到老年人存在阅读、理解方面等困难存在的情况,本研究采用现场施测的方式进行量表的填写。对于不识字的老年人采用问答的方式进行作答,确保老年人对此量表各题项能有充分的理解,从而做出真实可靠的回答。结果发现:(1)老年人身体健康状况、控制感和死亡恐惧整体都处于中等略微偏上水平,但老年人社会支持水平处于中等偏下水平。同时存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2)老年人身体健康感知与死亡恐惧呈显著负相关关系,身体健康感知与控制感之间呈显著正相关关系,控制感与死亡恐惧之间呈显著负相关关系。(3)控制感在身体健康感知与死亡恐惧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社会支持在身体健康感知越死亡恐惧之间起到调节作用;以社会支持为调节变量的控制感中介模型成立。当身体健康感知状况下降时,社会支持可以对控制感起到保护作用,从而减缓死亡恐惧水平的上升。
其他文献
随着工业互联网和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基于物联网和虚拟仿真技术的“数字孪生”(Digital Twin)成为了制造业的新趋势。虚拟调试技术是“数字孪生”理念在工业场景中的重要实现,可以在设备开发的全流程中,基于虚拟模型对机械设计方案和控制程序进行调试和优化。目前,现有的虚拟调试方案大多和Windows系统深度绑定,并且对调试过程中数据传输的高确定性无法提供保障。针对这些问题,本文基于Uni
学位
古典经济学理论认为选择多多益善,大量选择更可能满足消费者偏好,消费者和企业都可从中获益。传统营销学认为包含丰富选择的大选择集更具有吸引力,因为大选择集意味着多样化,可以为决策者提供更多可能,有助于他们找到匹配自己喜好的选项、体验选择的自由和满足多样化寻求的需求。然而有一些研究者发现选择并非多多益善,而是过犹不及。过多选择会导致消费者的负性体验,例如满意度降低、后悔情绪增加、对自我选择的自信心下降、
学位
学位
目前,高卡路里的食物唾手可得,这种充满各种食物线索诱惑的致胖环境会导致个体能量摄入过多和消耗不平衡。食品标签作为一种应对不断上升的肥胖率和降低医疗保健系统相关成本的主要卫生政策战略日益受到研究者的关注。其中,卡路里运动等量(PACE)标签作为一种综合正面标识(FOP)还原性和解释性特点的标签,能够为个体提供某种基准或参考价值,促进其更好地判断产品的整体健康状况,并做出健康的选择。首先,目前许多西方
学位
多元智能理论更加关注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健康发展,进一步完善了我国幼儿园课程评价体系,为教育评价工作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该理论强调“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利用评价工作更好地促进幼儿成长。文章对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的幼儿园课程评价改革工作展开探讨,简述课程评价原则,从评价观、持续发展、兴趣需要、全面观察、特殊需求五个视角出发提出几点可行性教育建议,从多维视角看待发展中的人,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期刊
显性自恋是一种拥有浮夸自我观点并通过自我提升保持这种自我表征的人格特征,与隐性自恋相比其具有更多适应性成分。负面身体自我是个体对自己身体意象的负性认知和评价,会带来许多消极结果,探讨影响负面身体自我的因素有益于进一步了解和改善个体的负面身体自我水平。人格作为个体心理因素会对负面身体自我产生影响。显性自恋作为一种人格因素,其与负面身体自我的关系还未明晰。仅有的几项研究发现显性自恋与负面身体自我的关系
学位
任务型语言教学是培养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一种重要途径。在英语语法教学中引入任务链能提高课堂的连贯性和整体性。本文以一节初中英语优质课比赛的课例为例,探讨了如何利用任务链开展英语语法教学,培养学生以言行事的能力。
期刊
类别归纳是人们基于类别成员关系把类别的已知知识拓展到其他类别的过程,是人们认知生活的基础。例如,如果人们知道苹果和柠檬富含维生素,人们可能会推断所有的水果都富含维生素。前提多样性效应是类别归纳推理中的一个基本现象。前提多样性效应是指,在相同结论条件下,多样的前提比同质(非多样)的前提更加支持结论的成立。但以往的研究都集中在行为特征的探索,尚不清楚其认知神经机制。本研究通过4个实验(预实验1和2、实
学位
时间与空间是世界中物质存在的基本属性,它们之间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并且相互之间还会产生干扰。时空干扰现象为我们理解时空信息的神经表征提供了有效途径。Kappa效应是一种经典的时空干扰现象,涉及空间信息对时间知觉的影响,即个体对刺激间的时间间隔的知觉受到刺激间的空间距离的影响而发生的系统性的时间知觉偏差。研究者以归因速度假设和贝叶斯模型为基础,提出了不同的理论来解释Kappa效应。根据贝叶斯模型,时
学位
强迫症(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OCD)是以强迫思维和/或强迫行为为特征症状的一种慢性精神疾病。在世界范围内,强迫症的终生发病率为1%-3%。强迫症状通常非常耗时,会引发患者过度的焦虑或痛苦,甚至损害患者的社交、工作和学习能力。由于生活和社会压力的增大、强迫症诊断标准的更新、人们对心理健康和强迫症的重视程度的提高,强迫症的筛出率逐年升高。因此,对强迫症的发病机制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