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开放型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研究

来源 :大连海事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ldxxy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开放型经济是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发展的重要动力。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开放型经济发展成就巨大,但也积累了产业和技术结构低端、能源资源消耗过多、国际经贸摩擦较多和比较优势弱化等深层次问题,不仅严重制约了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也引发了一系列社会问题,而其根本症结在于高投入、高消耗、低效益的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面对国际国内的新形势和新要求,党的十八大指出必须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转变开放型经济发展方式是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的关键。因此,在马克思主义的开放型经济理论指导下深入研究开放型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问题,是我国新形势下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本文共分为六章:  第一章,绪论。对选题背景、意义及国内外研究的前沿进行了总结,从科学发展观视角,对相关概念进行了重新界定,论述了研究的方法与框架。  第二章,马克思主义的开放型经济发展理论。系统研究和论述了马克思、列宁及党的历代领导集体、特别是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五代领导集体的开放型经济理论和思想,及其当代价值和意义。  第三章,我国开放型经济发展方式的演进历程。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开放型经济发展方式的演进历程分为四个阶段,分别总结了其特点、问题及成效。  第四章,我国开放型经济发展方式存在的问题及转变的利弊因素。从产业及技术、能源资源、对外经济交往和比较优势方面分析了开放型经济存在的主要问题;从国际和国内的全景视角说明了开放型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有利条件;从政策措施、产业配套、营商环境和要素市场方面阐明了其转变的制约因素。  第五章,开放型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国际经验与启示。对具有典型代表性的发达国家中的美国和日本、新兴国家中的韩国和新加坡的成功经验进行了研究,分析和提炼出对我国的启示。  第六章,我国转变开放型经济发展方式的对策。从发展理念、管理体制、增长方式、发展格局、驱动方式和竞争方式的全方位视角,提出了系统的转变开放型经济发展方式的对策思路。
其他文献
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了文化自信的特殊重要性,大学生作为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应当树立坚定的文化自信。文化自信的特殊重要性为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的要
从西方发现中国那一刻起,西方的中国形象就不断的在变化。随着中国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经济迅猛发展,西方世界将目光更多的投向了中国,从各方面都加强了对中国的关注。   澳大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社会治理”和创新社会治理体制,这对民主党派基层组织作为治理主体参与社会治理提出了新的要求,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如何有效地参与社会治理工作,也面临
简约,一般是指简单又不失约控,约控则体现在对于传统文化与自然文化的提纯、点睛或创意.这是设计中“点亮”的成分,让设计摆脱了简陋,得到了升华.设计就有了灵魂,产品就有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