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开放型经济是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发展的重要动力。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开放型经济发展成就巨大,但也积累了产业和技术结构低端、能源资源消耗过多、国际经贸摩擦较多和比较优势弱化等深层次问题,不仅严重制约了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也引发了一系列社会问题,而其根本症结在于高投入、高消耗、低效益的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面对国际国内的新形势和新要求,党的十八大指出必须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转变开放型经济发展方式是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的关键。因此,在马克思主义的开放型经济理论指导下深入研究开放型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问题,是我国新形势下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本文共分为六章: 第一章,绪论。对选题背景、意义及国内外研究的前沿进行了总结,从科学发展观视角,对相关概念进行了重新界定,论述了研究的方法与框架。 第二章,马克思主义的开放型经济发展理论。系统研究和论述了马克思、列宁及党的历代领导集体、特别是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五代领导集体的开放型经济理论和思想,及其当代价值和意义。 第三章,我国开放型经济发展方式的演进历程。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开放型经济发展方式的演进历程分为四个阶段,分别总结了其特点、问题及成效。 第四章,我国开放型经济发展方式存在的问题及转变的利弊因素。从产业及技术、能源资源、对外经济交往和比较优势方面分析了开放型经济存在的主要问题;从国际和国内的全景视角说明了开放型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有利条件;从政策措施、产业配套、营商环境和要素市场方面阐明了其转变的制约因素。 第五章,开放型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国际经验与启示。对具有典型代表性的发达国家中的美国和日本、新兴国家中的韩国和新加坡的成功经验进行了研究,分析和提炼出对我国的启示。 第六章,我国转变开放型经济发展方式的对策。从发展理念、管理体制、增长方式、发展格局、驱动方式和竞争方式的全方位视角,提出了系统的转变开放型经济发展方式的对策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