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随着材料制备技术的快速发展,器件的高集成及尺度小型化已成为了一个普遍的发展趋势。低维材料随着维度的降低,展现出了许多新颖的物理性质,并在微纳米尺度器件中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在电子器件的工作中,能量消耗的最主要的一种形式就是转化为热,这也使热输运性能成为影响电子器件稳定性的关键因素。而且在热电器件中,热电材料的热输运性质是决定其转化效率的重要因素。因此,低维结构和材料中的热输运研究是一个极具实际意义的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材料制备技术的快速发展,器件的高集成及尺度小型化已成为了一个普遍的发展趋势。低维材料随着维度的降低,展现出了许多新颖的物理性质,并在微纳米尺度器件中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在电子器件的工作中,能量消耗的最主要的一种形式就是转化为热,这也使热输运性能成为影响电子器件稳定性的关键因素。而且在热电器件中,热电材料的热输运性质是决定其转化效率的重要因素。因此,低维结构和材料中的热输运研究是一个极具实际意义的研究课题。而且,对低维材料热输运性质的研究还有助于发现和构造具有特种热输运需求的器件,实现器件的热管理控制。为了揭示低维材料热输运的机理,本论文基于密度泛函理论,采用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系统地研究了二维单层ZnO、单层三方柱配位的TaSe2和NbSe2(1T-TaSe2 和 1T-NbSe2)、单层八面体配位的 TaSe2 和 NbSe2(2H-TaSe2 和2H-NbSe2)、石墨烯(graphene)、平面 C3N、penta-graphene 和 penta-CN2 的晶格热导率及相关的声子色散关系、声子群速度、声子弛豫时间、格林奈森参数、散射相空间等热输运参数。主要结果如下:(1)研究了单层ZnO的热导率及其与温度的变化关系。通过研究单层ZnO的声子色散关系,确定了单层ZnO的声子谱中存在一个较宽的声子带隙。声子散射选择性定则被破坏和强非简谐性,使得单层ZnO具有低的室温晶格热导率(4.5 W/mK)。Zn-O强极性共价键引起LO-TO声子支劈裂,导致了高频LO声子支拥有大的群速度,高频光学模式的比热容随着温度升高而快速增加,对热输运有正面作用,这抵消了声子弛豫时间随温度升高而降低的负面作用。最终正、负两方面的竞争结果导致LO声子支对总晶格热导率的贡献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当温度高于200 K时,LO声子支超过FA声子支对晶格热导率起主要贡献作用,使得κ~T曲线偏离κ~1/T关系曲线。(2)研究了平均原子质量和相结构对几种典型单层材料晶格热导率的影响机理。计算了 1T-NbSe2,2H-NbSe2、1T-TaSe2和2H-TaSe2四种材料的晶格热导率。由于声子频率的软化和结构的低对称性,引起声子散射选择性定则被破坏,使得这四种单层材料有低的晶格热导率,分别为0.13、0.423、0.396和1.545 W/mK。对于1T及2H两种结构的MSe2(M=Ta,Nb),确定了其晶格热导率与原子平均质量的关系。两种结构均表现为TaSe2(拥有相对大的平均原子质量)的晶格热导率高于NbSe2(拥有相对小的平均原子质量)的晶格热导率,与通常情况下晶格热导率和平均原子质量成反比关系相反。这是由于TaSe2有较大的声子带隙,导致声学声子和光学声子间的散射减少,同时TaSe2的声学声子支彼此相近束集,减小了声学声子之间的散射。弱的散射强度和小的散射相空间使得TaSe2拥有长的弛豫时间。1T结构MSe2(M=Ta,Nb)的晶格热导率比2H结构MSe2的晶格热导率低。1T结构的对称性比2H结构的对称性低,使得它的声子散射选择性定则被破坏的更严重,非简谐性更强,声子弛豫时间更短,所以晶格热导率更低。(3)研究了系统中存在的孤立电子对对典型二维材料晶格热导率的影响机理。石墨烯中部分C原子被N原子替换的平面六角单层C3N的晶格热导率(103.02 W/mK)比石墨烯晶格热导率(3094 W/mK)低一个数量级。N原子引入的s2孤立电子对与毗邻C原子的价电子的波函数重叠,引起强的非简谐性,导致了 C3N的低热导率。但是,由penta-graphene中部分C原子被N原子替换的、也拥有孤立电子对的penta-CN2的晶格热导率(660.71 W/mK)却出乎意料地高于penta-graphene的晶格热导率(252.95 W/mK)。penta-CN2的孤立电子对对晶格热导率有正、负两方面的贡献。孤立电子对背离N原子向四面体的缺失顶点分布时可引起强的晶格非简谐性,对晶格热导率起负面贡献;另一方面,空间中非对称分布的孤立电子对的电子云分布比成键电子分布更广,与成键电子相排斥,使得键角减小而键长变得均匀,晶格振动更和谐,对晶格热导率起正面贡献。孤立电子对对晶格热导率的正、负两方面贡献作用最终使penta-CN2有比penta-graphene高的晶格热导率。
其他文献
铝硅合金由于在工业上的广泛而重要的应用而备受关注。但长久以来对铝硅合金的晶体学表征手段主要限制在纳米尺度的透射电子显微镜(TEM)上,这是因为铝硅合金内α-Al和Si两相的晶体学结构相似,使得扫描电子显微镜(SEM)下的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技术难以进行,极大地制约了在微观范围内对铝硅合金的进一步认识。为此,论文采用SEM/EBSD技术研究了未变质和Sr变质共晶铝硅合金中共晶Si晶体的生长特点
中高温压力容器用钢广泛地应用于石油、化工等国民经济重要领域,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其需求量正在不断的上升。12Cr2Mo1钢是一种典型的中高温容器钢。采用12Cr2Mo1钢制造的容器配件,除具有较高的强度、良好的韧性和焊接性能外,还具有良好的加工使用性能和高温持久强度,确保长期服役的安全性。12Cr2Mo1钢板的生产工艺为常规热轧+正火+高温回火。针对生产工序长导致的效率低和成本高的实际问题,南
铁电/半导体异质结在光伏、储能、信息存储等下一代新型多功能器件中均表现出了潜在的应用前景。尤其是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具有非破坏性的、快速的数据读写、高存储密度、低能耗以及高的循环次数、稳定性的铁电阻变存储器备受关注。目前普遍认为铁电/半导体异质结中的阻变行为是基于铁电极化对耗尽层宽度、势垒高度等异质结界面属性的调控实现的。但是在异质结界面附近,由于铁电极化的不连续、晶格失配、缺陷富集等多种因素
7X50型超高强铝合金固溶淬火并时效处理后具有高比强度、高比刚度、韧性好、耐腐蚀等优点,常以大截面尺寸产品在航空航天、交通运输及武器装备等领域作为轻质高强结构材料广泛使用。随着航空航天领域所用结构件逐渐向大型化、整体化方向发展,产品的截面尺寸不断增加。由于该合金优异的综合性能与其析出特点密不可分,而固溶处理后的淬火冷却过程直接影响合金的析出特点,因此该过程是决定7X50型铝合金大截面尺寸产品性能的
在镁合金结构(零)件的使用过程中,表面不可避免地会产生腐蚀、磨损等局部损伤,严重影响了其性能和使用寿命。堆焊作为一种表面熔覆技术,可对受损的镁合金装备进行有效且快速的修复,对于缩短维修周期、延长零件的使用寿命等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镁合金堆焊后的力学性能和耐腐蚀性能通常不够理想,严重制约了镁合金堆焊技术的发展。除堆焊以外,在生产的过程中也不可避免地需要对镁合金进行对焊等焊接生产。作为焊接填充材料,
镍基时效强化型GH4202合金系制造新型大推力液氧煤油高压补燃火箭发动机的重要金属材料。为实现减重、增推、提高稳定性,采用机械钻孔+轧制工艺生产的外径/内径比为1.13的薄壁GH4202合金无缝钢管,满足了发动机设计定型和试车的需要。但该工艺金属利用率低,批量小,成为该型发动机生产的瓶颈,其原因在于国内在镍基时效强化型高温合金荒管的挤压成形及微观组织控制方面的研究甚少。本文以GH4202合金为研究
随着航空航天、国防工业、生物工程技术及现代医学的发展,对特征尺寸在微米级到毫米级、采用多种材料、且具有一定形状精度和表面质量要求的精密三维微小零件的需求日益迫切。微小零件的生产主要依赖于微机械加工技术,而微机械加工中所涉及到微刀具、微磨具和微细工具电极的尺寸一般都在1mm以下,且尺寸越小制备难度越大。因此微刀具、微磨具和微细工具电极的成功制备是微机械加工技术实现微小零件及微槽、微孔等微结构加工的至
岩爆是高地应力环境下地下工程开挖过程中常见的一种动力失稳灾害,其具体表现为围岩突发猛烈弹射或抛掷到开挖空间,直接威胁施工人员、设备的安全,已成为世界性的地下工程难题之一。由于岩爆发生机制较为复杂且影响因素众多,岩爆的预测与预警技术尚不能完全满足工程实践要求。因此,开展岩爆灾害的影响因素及其对应的物理效应实验研究,获取不同条件下岩爆过程声发射-红外辐射特征、规律与机制,为岩爆预警与防控奠定实验和理论
稀土发光材料因其优点显著,被广泛地应用于电光源照明、电视机显色材料、农用光转换材料、X射线荧光粉、发光涂料及发光油墨等。我国稀土资源丰富且品种多样,但应用技术在竞争中处于劣势,出口以原材料和粗加工产品为主,进口则以半成品以及高技术产品为主。近年来,我国加大了对稀土功能材料的研究、开发与应用,但仍与世界先进水平有一定差距。荧光粉的发光性能受制备方法的影响较大,因此改进荧光粉性能的重要手段之一是选择合
过渡金属碳化物具有熔点高、硬度高、热力学稳定性好、耐酸碱腐蚀等一系列优点,它不仅保留了金属基体的电磁特性,又克服了金属基体熔点、沸点低的缺点,被广泛应用于各种耐高温、耐摩擦、耐化学腐蚀等领域。然而过渡金属碳化物单独使用时通常具有脆性大、易出现裂纹等不足,并且其作为增强相添加到金属材料中时,金属相和碳化物陶瓷相间润湿性较差。为了克服碳化物在使用中遇到的难题,本论文采用NbC作为陶瓷相,以低熔点金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