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广场是城市中最重要的外部公共空间之一,它绝不仅仅是一块人工铺装场地,在很大程度上是人们公共生活的舞台和城市的客厅,满足了现代社会中人与人之间越来越多的交流需要,满足了现代城市公共活动场所的需求。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人们对一个城市最直接最经常的感受即来自于广场。它的质量直接体现了城市设计的水准并影响着居民的体验和生活。广场是为人服务的,人是广场行为的主体,人的活动更使广场空间具有了生命,充满了活力,是城市灵魂的体现。只有充满人文关怀、符合人的行为特征,具有环境意识的广场才是人性化的广场。 本文基于环境——行为心理学的基础理论,将环境——行为心理学与城市广场公共空间设计两者相结合,从人的使用角度出发,始终围绕“设计必须为人”这一基本原则,系统地研究了广场这一类公共空间做为城市开放空间重要组成部分,在设计中的共性,并初步提出了关于城市广场公共空间设计的“模式语言”。文章最后对个例——南京汉中门广场的分析后提出部分改进建议,以期望研究理论在实践应用中得以实现。 全文分为两大部分:文献综述和正文部分。 文献综述部分主要介绍环境——行为心理学、城市广场、公共空间等相关基础概念和内容;相关学科的发展概况及研究成果。 正文部分又分为5 个章节: 1、引言 2、城市广场及其公共空间的构成:主要阐述城市广场国内外发展历史及现状;城市广场公共空间发展的历史经验;对于广场公共空间属性的认识问题。 3、城市广场空间环境下的行为心理研究:首先介绍了环境——行为心理学研究的主要方法、分析城市外部空间活动的方法,并进一步将其应用到对于现有城市广场公共空间的分析及评估上来;其次总结了人们在外部空间中的行为类型及个体和群体行为规律。 4、模式语言——广场设计的共性:经过以上几章节的分析研究,最终目的是将环境——行为心理学的一些相关理论应用于未来的广场公共空间设计中去,所以在这一章节,尝试性的从不同尺度、不同角度的各个方面全面归纳了一些广场公共空间设计的模式语言,即设计共性。 5、观察研究实例分析——南京市广场:选取了南京市不同时期的几大有代表性的广场为实例,在近一年的时间中,进行了多次的实地观察、拍摄和记录,对收集到的数据信息进行了整理和分析,尝试性地从广场空间形式、行为及使用的微观角度,提出设计上的得失。其中以南京汉中门广场为重点分析的实例。 本文为行为心理和园林设计结合开辟了道路,为未来更广泛的研究做出了基础性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