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对日本船舶出口贸易潜力研究

来源 :中国海洋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lqiqi20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日两国因地理位置毗邻、经济互补性强,经贸关系不断深化,船舶贸易合作由来已久。随着中日自由贸易区谈判进程的推进,自贸区的建立将会为中日船舶贸易带来新的发展机遇。近年来,我国船舶对日出口总量在波动中呈现不断增长趋势,贸易逆差巨大的现象得到改善。在船舶出口结构中,传统劳动密集的船型仍是我国船舶出口的主导,高附加值、高技术的船舶类型还不成熟,我国对日本的船舶出口结构需不断优化。分析中国对日本船舶出口贸易潜力,正确认识和把握我国船舶对日本出口状况,有助于国际船舶贸易合作与交流,推动我国船舶出口贸易发展。通过对中国对日本船舶出口贸易的分析发现,生产要素、政府政策、相关产业、汇率变动、技术创新和规模经济等因素对中日船舶贸易有重要影响。中国在劳动力资源和生产成本方面具有相对优势,但世界范围内的产业转移及技术更新使我国的比较优势已不再明显,这就需要加大技术上的研发和投入,而日本作为世界上先进的造船国家,拥有一流的造船技术和管理水平。积极促进中日自由贸易的建成将会推动中日船舶贸易以及技术的交流与合作。运用引力模型就中国对日本船舶出口贸易潜力进行实证分析,计量结果表明我国船舶出口贸易流量与对象国的GDP、贸易两国的地理距离、汇率变化、自由贸易区等具有有相关性。其中,中国船舶出口流量与贸易对象伙伴国的GDP、是否属于自由贸易区呈正相关关系,与贸易两国的地理距离、汇率变动呈负相关关系。随着中日经贸合作的加深以及自由贸易区的不断洽谈,中国对日本船舶出口贸易潜力将得到充分发挥。运用恒定市场份额模型就中国对日本船舶出口贸易增长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模型从需求效应、结构效应和竞争力效应三个方面来分析。中国对日本船舶出口贸易增长受结构效应和竞争力效应影响较大。这表明我国船舶出口应更加注重出口贸易结构的调整以及提升船舶产品的国际竞争力。立足中国对日本船舶出口贸易潜力,结合中国国情实际,从生产要素、贸易融资机制、优化船舶贸易结构、政府政策等角度提出促进中国对日船舶贸易发展的对策建议。要在保持劳动力优势的基础上,不断提高科技研发水平,提升产品科技含量:要完善船舶贸易融资机制,为出口贸易提供充足资金保障和支撑;要优化船舶贸易结构,改善以劳动密集船型为主的传统贸易结构,开拓技术、资金密集产品;政策支持是产业发展的重要基础,加大出台政府优惠政策,为船舶贸易发展提供良好的国内产业环境,从而提升船舶整体国际竞争力。
其他文献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为国家级自主研发技术中心,承担国家和一汽集团汽车关键技术开发的重任。整车试验部为技术中心承担自主车型试验验证工作的重要部门,目前部
介绍了一套新型洁净型煤热压技术,试验发现,洁净型煤成品质量在相同原料、其他工况相同的情况下,热压强度明显高于冷压强度。解决了型煤强度偏差大、碎煤含量较高、产能达不
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高速发展和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当前的建筑市场竞争变得更加激烈,如何在激烈的市场中求得发展就成为了当前建筑企业在经营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对工程施
俄罗斯第7届国家杜马选举尘埃落定,在俄罗斯国内爱国主义与民族主义高涨的背景下,统一俄罗斯党取得大胜,反对党遭遇重挫。反映在俄罗斯的政治生态谱系中,中派力量大为扩张,左
应用LI-6400光合作用测定系统,研究了大兴安岭不同演替阶段白桦光合生理生态学特征。结果表明:无论是最大净光合速率,还是表观最大量子效率,非演替顶极群落中的白桦[(7 79μmol/(m2·s)、0 0698mol/mol)]都大于演替顶极群落中的白桦[(7 59μmol/(m2·s)、0 0457mol/mol)],这表明非演替顶极群落中白桦的实际光合能力和潜在光合能力都大于演替顶极群落中的白
为进一步研究弧底梯形短喉道量水槽的水力性能及测流精度,基于RNG k-ε三维湍流模型和VOF(volume of fluid)方法,利用Fluent6.3大型流体计算软件,对不同喉道长度的短喉道量水
最低工资制度是我国保护低收入群体基本生活保障的一项政策,本文旨在通过对最低工资制度对我国工业企业影响的分析,来探讨最低工资制度对企业收入分配的影响程度,并剖析深层
【摘要】在当前的小学数学教学当中,信息化教学获得了較为广泛的运用。微课教学作为一种信息化教学方式,可通过影音结合的方式,生动形象地展现数学知识。通过将小学数学微课教学与家校共育深度融合,可在充分发挥出微课教学的实效性的基础上,与家校共育进行全方位的深度融合,可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拓展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思维,有效地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水平,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艾滋病(AIDS),全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eiency virus,HIV)引起的全身性疾病,是20世纪危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