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西厢记》为元代四大古典戏剧之一,其语言精美绝伦,文化意蕴丰富多彩。多年来学界对这部文学瑰宝的内涵和外延都进行了诸多研究,遗憾的是专注于其译本的研究却非常有限。作为中国文化的典型代表,《西厢记》等典籍的翻译对于中国文化走出去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但是翻译如何有效传递《西厢记》等典籍中的文化信息?本论文拟从模因论的角度考察《西厢记》的英译策略,探讨文化信息的传递方式。道金斯认为:模因是一种信息单位,它与基因的自然选择类似,但是通过模仿而传播。文化模因由此类推,就是一种文化信息单位,它具有鲜明的民族文化个性。由于其文本的语言特色,《西厢记》就是一个文化模因大熔炉。本文基于对《西厢记》两个英译本的分析,利用模因论理论来解释文化模因翻译过程中翻译策略的选择,认为异化翻译是更加有效的文化模因翻译策略。本文主体共分为四章。第一章主要对模因论理论框架进行梳理,介绍模因论的相关概念,并厘清模因传播与归化和异化翻译策略之间的关系。第二章在分析《西厢记》语言特点的基础上,进一步说明了模因论对于解释《西厢记》文化模因翻译的合理性,然后根据奈达对文化的分类法将《西厢记》中的文化模因主要归于宗教模因、典故模因、称谓语模因和成语谚语模因四类,描述了文化模因具体的传播过程。第三章通过对比许渊冲和奚如谷、伊维德两个译本总结了《西厢记》文化模因翻译所运用的四种异化翻译的方法和三种归化翻译的方法。第四章具体对比分析了两个译本中对于四种来源的文化模因的翻译和文化传播的效果,最后得出结论:异化翻译的策略对于宗教模因、典故模因和成语谚语模因的传播更加有效,而归化策略则对称谓语模因的传播更为有效。本文从模因论的角度对《西厢记》中的文化模因的翻译进行研究,希望能够对典籍翻译的翻译策略选择有所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