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学科网格中实时协同机制研究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hbss2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于某一个重点学科来说,国内不同的高校或研究机构都有一定的人员在研究,无疑高校之间的人员交流对于减少重复研究、促进学科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受制于地域和经费,同一学科之间的人员交流远远不够。传统的视频会议由于部署实施困难、耗资大、使用不方便等原因而并不能很好的解决上述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重点学科网格基于Web 2.0的实时协同系统NKDCollab (National Key Discipline Grid Collaboration System)在互联网的环境下,以一种服务的形式为学科研究人员提供实时协同的交流机制,并利用用户产生的数据,来更好的服务科研人员和学科建设。为了实现协同系统的可扩展性,采用了一种协同模型来给出协同工作的相关元素以及协同活动不同阶段之间的控制与数据流动关系。基于屏幕动态变化连续性的特点,采用了一种基于差值的屏幕获取算法,用来优化对会议主持人屏幕图片的获取、传输从而提升共享桌面和应用程序的用户体验。为了更好的实现系统的同步,并了解各种同步不同的需求以实现系统将来的可扩展性,根据常用的三种多媒体同步模型提出了一种多媒体综合同步方法;并采用了一种音视频同步算法来解决媒体间同步问题。为了既方便用户用浏览器使用系统,又提供复杂的协同功能服务,综合利用Flash、Ajax以及ActiveX等技术来实现,和服务器端的数据交换采用轻量级的JSON.对于媒体服务器上的媒体文件通过自动的数据迁移以方便用户的在线点播。通过提供会议信息和资源信息的XML来实现服务的mashup,并给出了Flash客户端的播放器给开发人员调用。对NKDCollab系统进行了测试与分析。功能测试对系统提供的主要功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证明了系统在保证各项功能可用性的前提下相对Access Grid有更好的易用性。从两个方面对系统进行了性能测试,一个是系统的平台性能测试,主要测试系统在真实会议场景下服务器端的相关数据,重点分析网络流量数据,测试得出了服务器需求带宽和与会人数之间的关系。二是对差值屏幕获取算法进行测试,当屏幕变化周期为1s时,传输的数据量只有整屏获取处理的9.65%,处理时间只有逐行差值算法的55.47%。
其他文献
计算机技术、传感器技术以及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有力的推动了数据采集系统的不断发展和创新。数据采集系统在当今工业设备检测诊断中起着关键作用,本文以宝钢工业技术服务有限
近年来数据挖掘引起了信息产业界的广泛关注,其主要原因是存在大量的可用数据,并且迫切需要将这些数据转换成有用的信息和知识。通过数据挖掘,可以将知识发现的研究成果应用
生物特征识别横跨了计算机技术和生物技术两大科技领域,近年来已广泛应用于金融、公安、军事等领域。鉴于单模的身份识别技术在准确率、用户接受程度、成本等方面都有不同的缺
无线传感器网络(WSN)作为一种集成了嵌入式计算、传感器、网络和无线通信等技术的新一代通信技术,已在各个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其中,网络能耗问题目前是限制其发展的一项关
分形理论是现代数学的一个分支,它研究局部与整体具有自相似性的对象。这些对象的空间维数既可以是离散的也可以是连续的,既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分数。自然界中存在大量的这类对
在交通车辆的自动监控、遥感图像的分析与处理以及模式识别等领域,由于成像条件的限制,会造成所获取的图像中存在各种各样的阴影,从而影响系统分析判别的准确性,因此,阴影处理的研
成像测井是地球物理探测的重要手段,裂缝识别是成像测井的重要目标,而裂缝图像处理是影响裂缝识别效果的关键因素。 本文对基于数学形态学的裂缝图像处理方法进行了研究。介
生物信息学是一门内涵非常丰富的交叉学科,该学科的核心研究内容是使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对生物学研究的实验数据管理、统计、分析并预测,其作用已经渗透到现代生物学研究的各个
随着数据存储技术的演进和大数据时代的来临,人类所能收集到的数据正在呈几何形式增长;然而,面对如此大量的数据,对数据分析正在变得越来越困难。传统的人工分析在面对繁杂的
信息化社会在十几年的建设过程中,有了飞速的发展,但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当前,各地都在争上电子政务、建数字城市,但是许多地方、部门各自为政,各建系统,缺乏统一的规划和标准,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