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移植受者中心血管系统并发症的临床研究

来源 :上海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_f_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肝移植受者中心血管系统并发症的患病率、临床特征及其对预后的影响。分三部分进行阐述:1.晚期肝病患者的血流动力学特征及心脏改变;2.肝移植受者中门脉性肺动脉高压的患病率、临床特征及预后分析;3.乙肝后肝硬化肝移植受者中肝硬化心肌病的患病率、临床特征及预后分析。方法1.纳入上海仁济医院2012年1月至2015年6月期间接受原位肝移植的晚期肝病患者,按相同的年龄及性别比例选取同时期门诊进行体检的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收集患者术前及对照组的心脏超声检查结果。2.纳入上海仁济医院2012年1月至2015年6月期间接受原位肝移植治疗的患者。依据2015年欧洲心脏病学会(ESC)/欧洲呼吸学会(ERS)发布的肺高压(pulmonary hypertension,PH)诊断指南,依据心脏超声三尖瓣返流速度(tricuspid regurgitation velocity,TRV)联合其他肺高压心超迹象诊断PH,排除其他病因,对于同时存在门脉高压、PH的患者诊断为门脉性肺动脉高压(portopulmonary hypertension,PoPH)。统计PoPH的患病率,分析其临床特征,随访所有患者并进行生存分析。3.纳入2014年5月至2016年4月期间接受原位肝移植的乙肝后肝硬化患者,排除患有其他已知心脏病的患者。收集患者术前心脏超声及心电图检查结果。根据2005年蒙特利尔世界消化学大会的专家共识,同时存在左心收缩或舒张功能不全的肝硬化患者诊断为肝硬化心肌病(cirrhotic cardiomyopathy,CCM),心电图提示QTc间期>440ms的患者诊断为QT间期延长。统计CCM及QTc间期延长的患病率,分析其临床特征,随访所有患者,复查心脏超声及心电图,并进行生存分析。结果1.共纳入223例晚期肝病患者及50例健康人群作为对照。与对照组相比,晚期肝病患者在年龄(p=0.14)及性别构成(p=0.79)上无统计学差异,但晚期肝病患者的收缩压(p=0.02)较低,心率(p=0.04)较快且EF(67.1±7.4 vs64.7±5.7,p=0.03)及CO(6.1±1.9 L/min vs 4.8±1 L/min,p<0.001)显著增加。心脏超声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晚期肝病患者A峰速度(71.2±6.3 cm/s vs 62.5±5.4 cm/s,p=0.01)明显增加,而E峰速度(69.7±10.7cm/s vs 87.2±8.3cm/s,p=0.04)及E/A值(0.9±0.4vs 1.1±0.1,p=0.007)显著减小;心脏结构改变表现为主动脉根部内径(p<0.001)、左房内径(p<0.001)、室间隔厚度(p=0.02)、左室舒张末期内径(p<0.001)、左室后壁厚度(p=0.01)及肺动脉内径(p<0.001)增大明显。2.共纳入223例原位肝移植受者,平均年龄50.9±9岁,男性占76.2%,162例(72.6%)患者为乙肝感染。14例(6.3%)患者诊断为PoPH,所有患者在移植前后均未能接受肺血管扩张药物治疗。PoPH患者中女性比例较非PoPH患者高(50%比22%,p=0.03),且缺铁性贫血患者比例较高(43%比18%,p=0.03)。与非PoPH患者相比,PoPH患者的肝病病程(17.1±5.8年vs 12.1±7.3年,p=0.01)较长、Child-Pugh评分得分[9(6-11)vs 7(5-12),p=0.001]及MELD评分得分(19.4±7.3 vs 14±7.1,p=0.006)较高。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女性患者(OR=3.76,p=0.04)、肝病病程(OR=1.1,p=0.02)、中度以上贫血(OR=4.27,p=0.02)及缺铁性贫血(OR=1.04,p=0.01)为PoPH的独立危险因素。肝移植术后平均随访26±13.5月,PoPH患者术后各阶段累计生存率明显低于非PoPH患者(术后6个月、1年、2年分别为64%vs 89%、50%vs85%、43%vs 82%,p<0.001,HR=16.7),术后中位生存时间仅为11.4个月。3.共纳入71例乙肝后肝硬化原位肝移植受者,平均年龄49.0±8.4岁,男性占83.1%。20例(28.2%)患者诊断为CCM,27例(38%)患者存在QTc间期延长。与QTc间期正常的患者相比,QTc间期延长患者其Child-Pugh评分得分[8(5-12)vs 6(5-10),p=0.003]、MELD评分得分(14.5±6.3 vs 10.5±4.5,p=0.006)较高。肝移植术后平均随访14±6.6月,与术前相比,患者的QTc间期显著缩短(394.8±21.0ms vs 432.0±18.8ms,p<0.001),CO(5.3±1.9L/min vs 6.6±2.3L/min,p=0.001)、心率(p=0.02)、E/e’(6.4±1.8 vs 7.4±3.4,p=0.03)及DT(172.6±39.7ms vs 187.3±39.0ms,p=0.04)显著降低;S波速度(11.8±2.6cm/s vs 10.6±1.8cm/s,p=0.004)、E峰速度(79±18.5cm/s vs71.1±11.0cm/s,p=0.01)及E/A值(1.2±0.3 vs 1.0±0.2,p=0.04)显著提高。生存分析显示,与QTc间期正常的患者相比,QTc间期延长患者术后各阶段累计生存率较低(6个月、1年、2年分别为74%vs 93%、68%vs 90%、61%vs90%,p=0.01,HR=4.11)。结论与正常人群相比,晚期肝病患者处于高动力循环状态,其心脏改变表现为左心增大,左室壁增厚明显。肝移植受者中,PoPH的患病率为6.3%。与非PoPH患者相比,PoPH患者中女性患者比例较高且患者肝病病情较重。女性患者、肝病病程长、中度以上贫血及缺铁性贫血会增加患PoPH的风险。未经肺血管靶向药物治疗的PoPH患者肝移植术后预后较差,术后中位生存时间仅为11.4个月。乙肝后肝硬化肝移植受者中,CCM及QTc间期延长较为常见,QTc间期延长患者肝病病情较重。肝移植术前存在QTc间期延长的患者术后预后不良。在肝移植术后平均随访14个月,患者心功能较术前明显改善,绝大部分术前QTc间期延长的患者QTc间期可恢复正常。
其他文献
目的:比较关节镜下双后内入路与后方直接入路切除腘窝囊肿的临床疗效差异。研究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36例腘窝囊肿患者,将其分为双后内入路治疗组(A组)17
目的:观察头穴结合心肝经输刺法治疗心肝火旺型痴呆的临床疗效,为临床上治疗心肝火旺型痴呆提供一种行之有效的新方法。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0例符合标准的心肝火旺型痴
目的:观察温针灸三阴交、太溪穴为主治疗脾肾亏虚型痴呆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一种新方法。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脾肾亏虚型痴呆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温针
目的:探究层粘连蛋白γ1(LAMC1)与乳腺癌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关系以及对乳腺癌细胞增殖、侵袭和转移机制的研究。方法:1、采用免疫组化实验检测200例乳腺癌组织中LAMC1蛋白的表
为实现医学生理数据的无线传输,建立医学数据的无线采集网络和系统,针对适用ZigBee技术的医学数字终端与基于蓝牙和WiFi技术的PC或手持终端之间的通信障碍,本文专门设计开发
目的:研究三磷酸鸟苷环化水解酶1(Guanosine triposphate cyclohydrolase 1,GCH1)能否参与小胶质细胞活化以及观察GCH1基因表达对BV2小胶质细胞中ERK信号转导通路和下游炎症
背景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汽车工业、交通运输业以及基建等行业发展迅速,腹部创伤患者逐年增加,当结肠发生破裂后肠内容物和细菌进入腹腔,术后腹腔感染风险高,一旦发生脓毒症,死亡率将显著升高。因此,如何对创伤性结肠破裂患者术后脓毒症进行早期预测,以及评估脓毒症的严重程度,对该类患者术后的治疗至关重要。目的动态监测创伤性结肠破裂患者血清可溶性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受体(soluble urokin
目的观察和厚朴酚(HKL)对血管紧张素II(AII)诱导的SD大鼠心肌肥厚的影响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通过AⅡ胶囊渗透泵皮下植入法(装药量达到了说明书指示数值的90%以上)建立SD大鼠
建立良好医患关系的基础和核心是信任,医患间的不信任是造成医患关系矛盾存在甚至升级的主要原因。如何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化解医患间的信任危机,已成为在当今的医疗环境下
随着空天网络一体化的战略构想提出,空间信息网络(Space Information Network)由于其通信网络的广泛覆盖性和普遍的接入服务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然而,相较于传统的地面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