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整合ICAM-1 单克隆抗体及自制含氟烷人血白蛋白超声造影剂,制备携抗ICAM-1的白蛋白靶向超声造影剂,探讨超声造影剂的靶向制备技术;建立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 AS)早期血管内皮功能损伤的动物模型以及腹主动脉粥样硬化的模型,评价携抗ICAM-1 的超声造影剂在动脉粥样硬化(AS)早期诊断中的靶向价值和意义,为靶向超声造影剂的制备及其在外周血管疾病中的临床应用进行基础实验研究。资料与方法1. 靶向超声造影剂的制备将自制含氟烷人血白蛋白超声造影剂与小鼠ICAM-1 单克隆抗体1:1 混合,而后按一定比例与浓度加入戊二醛,置于4 oC 冰箱孵育2 h,促使抗体与微泡外壳充分交联。微泡与抗体交联反应后,以PBS 洗涤、离心,分层,去除下层未结合的游离抗体,取上层悬浮液,即得携抗ICAM-1 的白蛋白靶向超声造影剂。使用血细胞记数仪检测靶向造影剂微泡的浓度,普通光镜下评估靶向微泡的大小、形态。另取少量现制的携抗ICAM-1 的白蛋白靶向造影剂及普通含氟烷人血白蛋白造影剂,分别与等量异硫氰酸荧光素(fluorescein isothiocyanate,FITC )标记的山羊抗小鼠IgG 混合,恒温孵育30 min,PBS 洗涤、离心、分层后取上浮液,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两种造影剂微泡外壳各自的荧光染色情况。以靶向超声造影剂微泡外壳发明亮绿色荧光而普通白蛋白造影剂微泡外壳无荧光显示为标准,鉴定ICAM-1 单克隆抗体与含氟烷人血白蛋白造影剂整合成功。2. 研究对象及实验方法(1) 新西兰大白兔16 只,高脂喂饲4 周建立腹主动脉内皮功能损伤的动物模型后,实验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经兔耳缘静脉推注普通含氟烷人血白蛋白超声造影剂(第1 组)和携抗ICAM-1 的白蛋白靶向超声造影剂(第2 组),普通、靶向造影剂的使用剂量均为0.02 ml/kg。高脂喂饲前及喂饲4 周末,超声造影观察普通、靶向两种白蛋白微泡在正常兔腹主动脉内膜及ICAM-1 过度表达的损伤血管内膜的显影情况,并对两组的超声造影结果做统计学比较分析。高脂喂饲4 周末,超声造影后处死动物,取两组兔腹主动脉标本,标本分做两份备用。一部分标本用2.5 %戊二醛固定,透射电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