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采用物理化学方法制备脱矿牙本质基质颗粒,体外观察脱矿牙本质基质表面超微结构及其三维结构,计算其孔径,测试比表面积及介孔分布,同时研究脱矿牙本质基质体外降解率,为其作为骨移植材料提供理论支持。[材料与方法]第一部分:制备DDM颗粒。收集牙齿,牙科用高速手机去除所附软组织,将根尖切去约3mm,去除牙釉质、牙骨质及牙髓。用粉碎机将牙本质粉碎,分样筛筛选出200~800pm的颗粒,用氯仿/甲醇液脱脂乙醇梯度脱水;然后2℃下放入0.6mol/L Hcl脱矿处理,在中性磷酸缓冲液中孵育,缓冲液中加入巯基蛋白酶以抑制BMP酶,保护BMP免遭破坏,用蒸馏水超声振荡清洗三遍,经乙醇梯度脱水,干燥后,采用环氧乙烷消毒后密封于安瓿内在4℃冰箱保存。第二部分:DDM三维结构及体外降解率的研究。将Bio-Oss (L)、Bio-Oss (S)分为A组、B组作为阳性对照;“骨又生”,即成品DDM及第一部分中自制DDM分为C组、D组为实验组。将四组材料喷金镀膜干燥后,在扫描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各组骨移植材料的超微结构,用计算机图像处理系统计算各自孔径;取A、B、C、D四组样本各0.1g,用氮吸附静态容量法测试比表面积及孔径分布;分别将A、B、C、D每组的9个样本(0.1g/样本),置于0.1mol/LPBS降解液中,于37℃恒温水浴箱中孵育降解,于2、4、6、8、10、12周时真空干燥称重,计算四组骨移植材料的降解率,绘制降解率曲线,并测缓冲液PH。[结果]第一部分:制备出200~8000m粒径的脱矿牙本质基质,大体观察可见颗粒均匀,形状不规则,白垩色颗粒。第二部分:1.扫描电子显微镜下超微结构的观察,A组(大颗粒Bio-Oss)扫描电镜下观察似海绵状,且多孔疏松,孔相互交通,孔径平均值为360.70±82.11μm,高放大倍率下见其表面粗糙,且有多量中孔及微孔;B组(小颗粒的Bio-Oss)无类似A组的大孔结构,仅可见一些不完整的孔断面,不存在海绵状结构,但高放大倍率下可以看见许多孔状结构,孔径大小各异,平均为32.70±21.25pm;脱矿牙本质基质无论是自制DDM与成品DDM在电镜下不同断面均表面粗糙且疏松多孔,孔形状不规则,孔径因断面的不同而大小不同,自制DDM孔径平均值为3.38±0.53μm,成品DDM平均为24.13±23.70μm。A、B、C、D四组大孔孔径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LSD两两比较,A组孔径与B、C、D组孔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材料的孔径明显大于另外三种材料;B、C、D三组孔径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用氮吸附静态容量法检测上述四组材料,它们的吸附脱附等温曲线均为Ⅳ型等温线,指示四组材料均表现出介孔固体的吸附行为。虽然都属于介孔材料,但孔形态又有不同。大颗粒Bio-Oss比表面积为89.96m2/g,小颗粒Bio-Oss比表面积为81.96m2/g,成品DDM比表面积为10.20m2/g,自制DDM比表面积为14.10m2/g,A组、B组(Bio-oss颗粒)比表面积相近,且明显大于C组,D组(DDM)。3.四组材料降解量经双因素方差分析,组间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表明A组、B组、C组、D组降解速度无显著差异;组内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随时间延长降解量逐渐增大。[结论]1.扫描电镜下观测,成品DDM及自制DDM的孔径远小于大颗粒Bio-Oss的孔径,但DDM仍具备大量均匀分布的孔隙。2.DDM与Bio-Oss均为介孔固体材料,自制的DDM孔径分布不均匀且平均孔径较小,其制备方法可能需进一步改进。Bio-Oss比表面积与人体松质骨最接近,而DDM与脱钙骨基质比表面积接近。3.DDM具备作为骨替代材料所需的降解性能。[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