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力带抗阻训练对青少年百米途中跑部分运动学指标的影响研究

来源 :首都体育学院 | 被引量 : 5次 | 上传用户:tingyuan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弹力带抗阻训练为手段,对牛栏山一中短跑队队员的专项力量训练进行实验干预,并对干预前后途中跑部分运动学指标进行对比分析,探讨弹力带抗阻训练对青少年途中跑部分关节角度影响。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法、实验法、影像解析法、对比分析法等方法对牛栏山一中短跑队的9名初中百米运动员进行了为期12周的弹力带抗阻训练,专项技术是肌肉与各器官的相互作用下的外在表现,以正确的动作顺序为前提,改善相关肌肉力量、肌肉做功形式以及做功效果才能够有效的提高运动成绩。同样,良好的专项力量也需要通过科学合理的专项技术为平台,才能够将内在的肌肉力量充分体现出来。由于青少年运动员身体发育特点,在选择力量训练时应符合身体发育规律,避免过早的大力量练习致使提前结束运动生涯。弹力带由于其方便、安全性高的特点,成为青少年力量练习的首选器材。通过查阅知网、万方等资料库,发现对于青少年弹力带抗阻训练的文献相对较少,因此本文中将抗阻训练,对运动员在训练干预前后的途中跑技术、专项运动成绩进行对比分析,得到结论如下:1、通过对途中跑部分运动学指标在干预前后的数据分析表明,运动员在途中跑着地支撑瞬间的支撑腿膝关节角度、踝关节角度;垂直支撑瞬间的躯干前倾角度、肘关节角度;后蹬离地瞬间的躯干前倾角度、肘关节角度以及下肢支撑腿膝关节、踝关节角度、摆动腿膝关节角度,在训练干预后均有不同程度改善,促进了专项技术的提升,其中着地支撑瞬间踝关节角度;后蹬离地瞬间肘关节角度、躯干前倾角度、摆动腿膝关节角度;垂直支撑瞬间肘关节角度、摆动腿膝关节角度;腾空阶段两大腿夹角角度的提升幅度较为显著。2、9名运动员百米全程移动步数均有显著性减少(P<0.05)。通过对比分析运动员在实验干预前后的步数统计表明,弹力带抗阻训练改善了青少年途中跑部分技术角度的同时,对全程步数的减少也有促进作用。3、9名运动员百米成绩有显著性提高(P<0.05),通过对比分析运动员在实验干预前后的百米成绩数据统计表明,弹力带抗阻训练对青少年百米运动成绩有促进作用。
其他文献
介绍数字下变频器的基本结构,对多相滤波器进行深入分析,根据其特点找到一种在低频率下完成高速数据流下变频的方法,并通过FPGA加以实现。
以江苏大风乐器为案例,运用文本分析法,从微观角度去探寻区域特色文化产业的形成机理。经研究表明:大风乐器在其发展过程中,产品演化、营销渠道、定位变化是一个动态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