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颁布的《数学课程标准》明确地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列为数学教学的目标之一,体现了我国的基础教育“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点都是以人的发展和完善为终极目标。但在教育一线,由于传统的教学理念、升学的压力及评价机制的影响,相当多的一线数学教师至今还没有认识到情感教育融入数学教育全过程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更谈不上在教学过程中的具体体现。本研究旨在探讨如何在数学教学中适度渗透情感教育,并通过对高中一线教师及学生的调查与分析提出实施情感教育的策略。本研究通过情感教育的融入,使中学数学教育真正能帮助学生提高逻辑思维能力和能动地解决实际问题的创新能力,培养学生发现、欣赏数学美的能力,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提高学生能主动“提出问题”的主观能动性,促使学生养成认真严谨的学习态度,磨炼学生克服困难的意志,帮助学生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本文以心理学和教育学理论、布卢姆关于情感目标的分类方法、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等为理论依据,运用文献法、调查法、观察法、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某高中一线数学教师及高中学生进行调查,通过调查分析目前高中数学教学中情感教育缺失的成因,探究影响数学教师在课堂中融入情感教育的要因及在此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而探索在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的策略。经调查发现数学课堂教学中融入情感教育的主要问题有:教师的教学方法不够情感化,缺乏与学生的交流和沟通,不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与学生的情感共鸣;数学教师对于情感教育的认识度不够,在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的力度不够;学生对于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关系认识不够;学生对数学教师的情感态度直接影响着学生在课堂的表现。针对以上问题,本研究拟定数学教学中情感目标的分类;从教师的角度、学生的角度、知识的角度提出高中数学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的实施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