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高校海外人才创新产出格局演变

来源 :浙江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ttlewolfwolfwol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全球化与知识经济快速发展,海外人才回流趋势显著。海外人才凭借其开阔的国际视野、敢闯敢拼的创新精神、前沿的技术与先进的理念,以及国际学术人脉对促进区域经济、文化、创新发展的影响日益显著。而高校作为承接海外人才回流的重要载体,同时海外人才又是推动高校科技创新的重要主体,目前关于高校海外人才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归国适应性以及人才引进政策的探讨,而将高校海外人才与创新产出结合的研究很少。因此本文将视角聚焦高校海外人才的创新产出,以长三角为例,尝试探讨高校海外人才回流以及创新产出的时空分布,希冀为社会、经济、科技平稳发展,区域协调发展,学科均衡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决策支持。以重要科研基金立项数和专利授权量为数据支撑,以高校海外人才及其创新产出为研究内容,运用文献研究法构建理论框架,用ArcGIS软件对长三角高校海外人才回流路径以及空间分布进行可视化,展现2008年到2018年的时空分布格局演变,并且构建泊松回归模型,对创新产出的影响因素进行回归分析。长三角高校海外回流人才空间分布差异明显。研究表明:长三角地区高校海外人才回路径呈现散射状分布特征,2008年,长三角高校回流的1373位海外人才分布在全世界的32个国家和地区,主要在欧洲,亚洲,北美洲以及大洋洲。2018年,人数增长到了4442位,涉及的国家或地区增加到41个。美国超越日本成为回流人数最多的国家,并且与其他地区差距显著,而回流到长三角高校的海外人才也存在着较大的空间差异,总体上主要集中在省会城市和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集聚区大体呈现出与“沪宁杭”交通线的方向一致,并随着与上海距离的增加越来越分散。省域之间也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上海主要集中在杨浦区和徐汇区;江苏省主要集中在苏南地区,呈现出多核心的分布格局,浙江省主要呈现出以杭州一城甚至是以浙江大学一所高校独大的极化局面。相比之下,上海各区与江苏内部差异较小,浙江省2008年除杭州外其余地区低值集聚,两级分化特征明显,到2018年,随着浙北城市、宁波和金华的发展,区域内部差距有所增大。不同学科对高校海外人才的吸引力不同。长三角地区主要以工学和社会科学的海外人才回流居多,占总数的比重接近80%;从空间分布来看,2008年从事工学的海外人才主要集中分布在以苏锡常为圆心,200公里为半径的范围,其余地区有零星分布;2018年工学集聚区的面积呈现扩大趋势,由2008年的圆形空间范围演变为西北-东南走向的椭圆形空间结构(向徐州、宁波方向延伸),且五大学科之间的差距经过十年的发展,区域均衡化更加明显。长三角高校海外人才创新产出空间集聚性、依赖性显著,学科差异明显。基于所搜集的长三角高校海外人才数据,分别对其专利创新产出和基金产出进行统计。发现长三角高校专利创新产出2008年以上海市区和南京为集聚区,具有较强的区域集中性和空间依赖性,而苏北和整个浙江均为低水平区域。2018年,长三角高校海外人才创新产出整体迅速上升,集聚区有所扩大,特别是杭州获得较大的增长,而基金产出总体呈现出和专利产出相类似的分布格局。基于不同学科的创新产出以工学占据主导地位,值得注意的是社会科学类专业实现的专利创新产出很少,而实现的基金立项数有较快增长。学科对创新产出的贡献差距不断缩小。通过对长三角高校海外人才分布格局以及创新产出分布格局的研究,发现其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利用泊松回归模型对影响因素进行回归分析,得出创新产出受事业平台建设影响最为显著,其次是城市等级、与上海市区的距离、集聚效应、GDP以及进出口总额占GDP比重的影响也较大,而其他因素作用则并不明显的结论。综上所述,长三角高校海外人才数量不断增长,空间分布呈散射状;创新产出空间集聚性和依赖性显著,上海市区和省会城市为创新产出的集聚区,距离衰减规律明显;不同学科对创新产出的贡献不同,工学和理学贡献最为突出。运用泊松回归模型分析创新产出空间格局的影响因素,有助于为政府有针对性开展人才引进工作以及提高创新能力提供决策依据,进而促进长三角高校海外回流人才及其创新产出空间格局的均衡发展。
其他文献
当今高技术纺纱正在朝着高纺纱速度、高效率、高自动化、低能耗、绿色环保的方向发展,这同时也是提高纺织产品附加值的必要条件。喷气涡流纺纱技术具有高纺速、短流程、低能
目前,吸波材料不管在民用和军用等领域,都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一方面,电磁辐射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很大困扰,不仅危害身体健康,更是对有关大型仪器设备带来严重损坏;另一方面,一些军事设备对于隐身性能也提出了更多的要求。然而现有的吸波材料不能够满足越来越多的要求,所以,研究出一种能够满足“薄、轻、宽、强”的微波吸收材料是非常必要的。本文成功地在常温下制备出了锌基沸石咪唑化物骨架材料(ZIF-8),通
吸波材料是指能够对投射到材料表面的电磁波进行有效吸收并将电磁能转化为热量或其他形式的能量而损耗,或者因为干涉相消使反射和透射的电磁波强度有效降低的电磁功能材料。在当代社会中,随着隐身技术在军事领域中的应用推广以及电磁污染对人体健康造成的危害日趋严重,人们对电磁波吸收材料的需要也日趋迫切。因此,电磁波吸收材料在军事领域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的同时,在民用领域中也有着很广泛的应用。性能优异的吸波材料要具备
目的:通过对脑卒中患者高危因素进行分析,探讨社区干预模式。方法:对116例脑卒中患者和116例非脑卒中患者进行1:1病例对照研究,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脑卒中发生的危险
目的:垂体瘤是鞍区常见的良性肿瘤,其临床表现以肿瘤占位效应及内分泌功能障碍等产生的症状为主,除泌乳素型腺瘤外,其他类型的肿瘤以手术切除为主。随着显微神经外科的发展,神经内镜下经鼻蝶入路切除垂体瘤越来越多的应用于临床。颅内感染是垂体瘤术后常见并发症之一,对患者可造成较高的致残、致死率,成为神经外科医师的棘手问题。本研究旨在分析我院神经外科经鼻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后颅内感染的发生率、相关危险因素及防治策
学术界关于审计质量衡量指标的研究己非常成熟,从早期学者们以会计师事务所自身的特征(会计师事务所规模等)为依托来研究审计质量,到以财务报告或审计报告的结果(审计意见、盈余管理程度等)和信息准确度衡量审计质量。但近来财务舞弊的高频发生,给投资者带来了巨大的损失,引起公众的高度关注,成为了舆论焦点,相关监管部门纷纷采取措施以期提升审计质量,减少审计失败的发生。我国政府主要通过对在审计过程中未能勤勉尽责的
作为改变社会发展进程的重要一环,移动通信的发展为人类社会发展带来了巨大的进步,但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都通信业务的需求越来越大,数据传输速度慢、数据质量低等也成了现今
目的讨论分析皮下全乳腺切除术治疗重症乳腺增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 16年5月我院进行重症乳腺增生治疗的患者12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随机数表分为实验组和
目的:研究簇花清风藤水提物的抗炎及镇痛作用。方法:小鼠热板法和小鼠醋酸扭体法观察簇花清风藤水提物的镇痛作用;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法观察簇花清风藤水提物的抗炎作用。
<正>2010年12月10日~14日中国镁盐行业年会暨节能减排与发展研讨会在山东省德州市召开。全国镁盐生产企业、镁盐营销单位、有关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设备制造厂商、拟建镁盐企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