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我国城市污水处理厂二级出水通常呈低碳氮比,难以满足深度反硝化脱氮的需求。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外加碳源是实际工程中常用的一种方法。反硝化生物滤池(Denitrification Biological Filter,DNBF)具有经济高效、稳定的特点,是国内外常用的污水深度脱氮处理单元。城市二级出水经过DNBF深度处理后回用,可有效缓解我国水资源压力。在生化处理过程中,反硝化微生物具有不同的碳源代谢途径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城市污水处理厂二级出水通常呈低碳氮比,难以满足深度反硝化脱氮的需求。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外加碳源是实际工程中常用的一种方法。反硝化生物滤池(Denitrification Biological Filter,DNBF)具有经济高效、稳定的特点,是国内外常用的污水深度脱氮处理单元。城市二级出水经过DNBF深度处理后回用,可有效缓解我国水资源压力。在生化处理过程中,反硝化微生物具有不同的碳源代谢途径,其在利用碳源时会向周围环境释放一类有机混合物,即可溶性微生物代谢产物(Soluble Microbial Product,SMP)。因此,碳源类型和碳氮比(COD/ρ(TN))改变会影响微生物的新陈代谢状态,进而导致脱氮效果、SMP含量及组分和微生物群落结构发生变化。本文以DNBF工艺为研究对象,基于化学成分分析、三维荧光结合平行因子分析,高通量测序及傅里叶红外光谱技术等方法,考察了分别以乙酸钠和葡萄糖为碳源在不同COD/ρ(TN)下的反硝化系统脱氮除碳效能、SMP含量及组分变化和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分析得到单一碳源条件下的最优COD/ρ(TN)。此外,考虑到乙酸钠滤池维持p H稳定难、SMP含量高,而葡萄糖滤池存在反硝化速率慢,碳源消耗量大的问题。因此,本文在乙酸钠和葡萄糖最优COD/ρ(TN)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乙酸钠/葡萄糖的混合碳源(COD/ρ(TN)=6.5)对DNBF出水水质、SMP含量和组分以及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优选出最佳碳源。主要研究内容与结果如下:(1)反硝化生物滤池以乙酸钠为外加碳源,启动12天后挂膜成功,TN出水浓度低于2 mg/L,且NO2--N积累量较小。沿程污染物分析表明滤柱沿水流方向0~25 cm段有机物充足,79%以上的污染物在此段被去除。(2)乙酸钠作为外碳源,在COD/ρ(TN)分别设置为3.5,5和6的实验中,随着COD/ρ(TN)升高,出水TN去除率和SMP含量均增加,且SMP中多糖含量较蛋白更高。SMP中色氨酸组分在COD/ρ(TN)为5时最低。此外,对应于不同COD/ρ(TN),微生物群落组成和多样性差异较大。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由低到高对应COD/ρ(TN)分别为3.5、6、5,且Proteobacteria(变形菌门)在COD/ρ(TN)为5时占比最高,该菌对有机物和SMP降解贡献较大。因此,当以乙酸钠为碳源时,最佳COD/ρ(TN)为5。(3)葡萄糖作为外碳源,COD/ρ(TN)分别设置为6,8和10的实验中,系统的反硝化脱氮效果与COD/ρ(TN)呈正相关,当COD/ρ(TN)达到8后,COD去除率几乎与COD/ρ(TN)的增加无关,TN去除率达85%以上。SMP含量随着COD/ρ(TN)增加而提高,SMP中酪氨酸和腐殖质类组分也随着COD/ρ(TN)提高逐渐增加。不同COD/ρ(TN)下,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在系统中占优势,其相对丰度对应COD/ρ(TN)从高到低依次为8、6、10。综合考虑脱氮效果、SMP产生量和经济成本,以葡萄糖为碳源时,最佳COD/ρ(TN)为8。(4)相比单一碳源乙酸钠和葡萄糖,混合碳源的投加成本低廉,脱氮效果与乙酸钠系统相当,但明显优于葡萄糖系统。SMP含量在乙酸钠系统中最高,在葡萄糖和混和碳源系统中差异性较小。不同碳源对SMP组分的演变有显著影响,荧光组分强度大小依次为组分1(酪氨酸类蛋白)>组分2(色氨酸类蛋白)>组分3(腐殖质样物质),其中,SMP中酪氨酸和色氨酸蛋白样组分在混合碳源系统中最低。混合碳源系统中微生物群落丰富。因此,综合考虑脱氮效果、SMP产量、微生物多样性以及经济成本,混合碳源更具有优势,可作为DNBF系统的替代碳源。
其他文献
悬浮颗粒物(Suspended Particulate Matter:SPM)是内陆水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水生态和水环境评价的重要参数,在水生态系统中起着关键的地球化学作用。其运输和积累对水生态系统和人类活动具有直接和间接的影响,会直接导致河湖系统形态的改变,进而影响水体初级生产量、营养物质、氧饱和度的变化。因此,有效监测内陆水体悬浮颗粒物的时空变化规律,对掌握水体中悬浮物运移规律、制定水环境治理
湖泊是甲烷(CH4)释放的重要自然源。近年来,由于湖泊富营养化不断加剧,蓝藻水华频发。蓝藻聚积、衰亡可以改变水体理化性质,并向湖泊提供易降解有机质,驱动湖泊中CH4溶存与释放的变化,但其具体影响作用尚不清晰。本研究以我国典型富营养化浅水湖泊巢湖为研究对象,选取其西北湖湾区为研究重点。首先对该区域CH4溶存的时空分布特征与影响因子进行了观测与分析;然后采用漂浮通量箱和扩散释放模型等方法,对巢湖不同富
硫是重要的营养元素,其生物地球化学转化、循环对于维持水域生态系统的功能与健康发展有着重要作用,它与有机质矿化、水体酸化、生物成因黄铁矿的形成、微量金属元素循环等一系列重要的生态、环境过程紧密耦合;开展硫的生物地球化学转化、循环研究对于理解圈层营养盐耦合循环、源汇功能转换,元素全球循环的驱动机制等均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和意义。本课题组前期分析了南极阿德雷岛Y2湖沉积物(Y2)和菲尔德斯半岛燕鸥湖沉积物
湖泊不同位置岩芯沉积物相同代用指标的变化是否一致对于重建可靠的区域气候变化历史至关重要。目前多数研究仅利用深水区单一的岩芯沉积物来反演区域的气候环境变化,对于同一区域不同位置岩芯重建结果的异同尚缺乏研究。本文选择升金湖不同位置的两根钻孔岩芯沉积物为研究对象,同时在结合区域年代估算基础上,对比分析了各岩芯沉积物粒度、常量元素氧化物含量、微量元素含量等指标的空间变化情况,选用岩芯沉积物微量元素代用指标
环境中的重金属离子会对生物体造成严重影响,而这些重金属离子大多都是通过水体系统流入到环境中。因此,水体中的重金属离子被灵敏精准的测量至关重要。量子点材料由于易于合成、高荧光量子产率、灵敏度高和特异性强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重金属离子的检测中。本论文设计、制备三种不同类型的量子点荧光传感器(荧光共振能量转移传感器、荧光直接淬灭传感器、比率荧光传感器)来对环境中的有害离子Hg2+离子和Cu2+离子进行检测
磷是生命不可或缺的营养元素,但当其超过一定水平则可能会成为引发湖泊富营养化和水华爆发的营养盐污染物。巢湖是我国三大富营养化湖泊之一,且是典型的磷限制型湖泊。营养盐污染物主要通过入湖河流输入湖泊,在传输的过程中部分营养盐会沉降并储存在河流沉积物中,河流沉积物成为了解湖泊营养盐来源的重要载体之一。河流沉积物中不同形态磷的生物可利用性有所不同,可用于指示环境条件的变化。沉积物中不同形态磷酸盐的氧同位素组
煤矿的持续开采造成地表变形,地表产生大量裂缝、沉陷等现象,最终形成大面积的采煤沉陷区,与此同时开采所产生的副产物会释放重金属进入土壤,会造成矿区土壤重金属的富集超过当地土壤本底值,产生重金属污染。临涣采煤沉陷区内环境复杂,区内既露天堆放大量煤矸石等工业固体废弃物又建有选煤厂、焦化厂、燃煤电厂等生产企业,都对周边土壤重金属含量与分布特征都会产生影响。本文以安徽淮北临涣采煤沉陷区为研究对象,采用数理统
沉积物是湖泊环境演化的重要信息载体,能够记录人类活动或自然因素导致的湖泊环境变化。磷是湖泊富营养化限制性营养元素之一,在外源输入得到有效控制后,磷-铁-硫耦合系统在控制湖泊沉积物内源磷的地球化学循环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本研究以浅水富营养化湖泊巢湖为研究对象,在全湖布设9个定位样点,采集表层(S1~S9)和柱状(S3、S7)沉积物样品,分析了沉积物理化指标和磷铁硫元素的形态组成及分布,解析了巢湖沉积
全球氮沉降日益严重,尤其氮沉降成分全球变化趋势表现出巨大的地区差异。升金湖作为季节性波动的自然湿地,其湿生植物物种可能通过获取不同形式的氮来应对氮沉降成分的变化并减少对相同氮源的竞争,尚不清楚邻体植物密度的变化是否会对其氮素吸收过程产生影响。另外,尽管丛枝菌根真菌(AMF)共生利于植物对氮素的利用,尚不明确不同水分条件和氮沉降格局下,AMF共生对湿地植物氮素利用策略的影响。为此,以升金湖的优势物种
随着城市污水治理初步取得成效,农村污水治理已成为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工作之一。紫蓬山地区是巢湖主要支流——派河的重要水源地,与派河干流和“引江济淮”工程水质安全密切相关。由于当地特殊的地形地貌和自然条件,雨季时沟塘内污染物溢出,严重影响了派河水质安全,因此急需一种低成本、可回用且无二次污染的污水处理方法对当地污染水体进行治理。本论文以紫蓬山地区污水为研究对象,制备出一种以磁性纳米Fe3O4颗粒、没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