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阿霉素广泛用于癌症治疗,但其心脏毒性限制了临床应用,阿霉素诱导心脏毒性机制尚未清楚,铁死亡是阿霉素心脏毒性中受调节的细胞死亡的主要形式。甘草苷(Liquiritin,LIQ)是甘草根的主要成分,具有抗炎、抗氧化、抗凋亡、抗菌和抗癌作用,但其是否对阿霉素诱导心脏毒性有缓解作用尚未清楚,本研究通过建立阿霉素(Doxorubicin,DOX)心脏毒性小鼠和细胞模型,给予不同浓度甘草苷干预,探讨甘草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阿霉素广泛用于癌症治疗,但其心脏毒性限制了临床应用,阿霉素诱导心脏毒性机制尚未清楚,铁死亡是阿霉素心脏毒性中受调节的细胞死亡的主要形式。甘草苷(Liquiritin,LIQ)是甘草根的主要成分,具有抗炎、抗氧化、抗凋亡、抗菌和抗癌作用,但其是否对阿霉素诱导心脏毒性有缓解作用尚未清楚,本研究通过建立阿霉素(Doxorubicin,DOX)心脏毒性小鼠和细胞模型,给予不同浓度甘草苷干预,探讨甘草苷是否调控SLC7A11/GPX4信号通路抑制心肌细胞铁死亡途径改善阿霉素心脏毒性和心肌细胞损伤作用。为预防阿霉素心脏毒性提供实验和理论依据。方法:1、动物实验:采用一次性腹腔注射剂量达15 mg/kg盐酸多柔比星溶液,建立c57小鼠阿霉素急性心脏毒性损伤模型。观察动物体重、心脏重量、心脏组织病理变化;生化试剂盒测定小鼠血清CK、CTn T、和LDH含量。c57小鼠随机分为5组:正常组(Control组)、阿霉素组(DOX组)、阿霉素组+甘草苷低剂量组(DOX+LIQ L组)、阿霉素组+甘草苷中剂量组(DOX+LIQ M组)、阿霉素组+甘草苷高剂量组(DOX+LIQ H组)。HE染色检测心肌形态学变化;生化试剂盒检测CK和LDH水平;微孔板酶标法检测心脏组织中GSH、GSH-px、MDA、SOD和LPO含量;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法测定小鼠心肌SLC7A11和GPX4蛋白表达。2、细胞实验:采用阿霉素浓度梯度干预H9c2大鼠心肌细胞,建立阿霉素心肌细胞损伤模型;并使用甘草苷干预心肌细胞。实验分为4组:正常组(Control组)、阿霉素组(DOX组)、阿霉素组+甘草苷低剂量组(DOX+LIQ L组)、阿霉素组+甘草苷高剂量组(DOX+LIQ H组)。24 h,CCK8检测细胞活力;LDH检测细胞坏死水平,微孔板酶标法测MDA含量,流式细胞术检测ROS水平,Western Blot检测心肌细胞SLC7A11和GPX4蛋白水平。结果:1、动物实验:1)与Control组相比,DOX组小鼠体重明显减轻、心脏重量系数下降、心肌细胞形态结构发生紊乱;血清CK活力、CTn T、和LDH含量明显升高;而给予甘草苷干预后,可以减缓阿霉素诱导的心脏毒性。2)与DOX组相比较,给予甘草苷处理后可以很大程度增加GSH、GSH-px和SOD活力降低MDA和LPO含量;并且很大程度恢复SLC7A11和GPX4蛋白水平。2、细胞实验:1)与Control组相比,阿霉素处理导致H9c2细胞损伤,如细胞活力降低和坏死显著增加;SLC7A11和GPX4蛋白水平显著下降。2)与DOX组相比较,给予甘草苷处理后能够增加细胞活力和降低细胞坏死;减少脂质过氧化MDA含量和ROS水平;并且增加SLC7A11和GPX4蛋白表达。结论:1、甘草苷对阿霉素诱导的心脏毒性具有保护作用。2、甘草苷可能是抑制心肌细胞铁死亡发挥对阿霉素诱导心脏毒性的保护作用。3、甘草苷调控SLC7A11/GPX4信号通路预防阿霉素诱导心脏毒性。
其他文献
背景与目的:高脂血症严重威胁着人类的身体健康,是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等众多心血管疾病的诱因。高脂血症是人体内血脂代谢异常,主要是指血液中甘油三酯或胆固醇含量升高,超出了正常范围。研究表明高脂血症与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Very low-density lipoprotein-cholesterol,VLDL-C)和极低密度脂蛋白甘油三酯(Very low-density lipoprotein-t
研究背景与目的:实验室前期已经报道Apelin-13/APJ系统可通过多种途径诱导心肌细胞肥大,但详细的机制仍需进一步探究。钙超载是心肌肥大的起始环节,高尔基体作为细胞内稳定的钙库,对维持钙稳态起着关键作用。分泌途径Ca2+-ATP酶(secretory granules Ca2+-ATPases,SPCA1)负责将胞质中的钙离子转运至高尔基体中。泛素折叠修饰(ubiquitin-fold mod
目的:希望以白杨素、卟啉作为骨架得到一系列新型抗肿瘤的卟啉-白杨素光敏药物,并使用一系列生物学的手段对合成的化合物进行相关的初步抗肿瘤活性评价,同时使用SYBYL分子软件从分子水平了解了卟啉-白杨素化合物与人体靶蛋白的作用机理。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探索卟啉类光敏治疗效果不足的解决办法。方法:本课题以硝化、还原等方法得到水溶性的单取代氨基卟啉,用酰胺缩合的方法连接白杨素衍生物。将采用Adler法(俗称一
类风湿关节炎可导致关节畸形,部分患者需关节置换以改善疼痛和功能。但因类风湿关节炎是自身免疫性疾病,可出现多种关节外表现,且大多数患者术前应用抗风湿药物,包括非甾体抗炎药、改善病情抗风湿药及糖皮质激素,这些因素均可能导致关节置换围术期并发症增加。围术期对患者进行综合评估和管理至关重要,包括疾病活动度、并发症/合并症及抗风湿药物,目的是最大程度地降低围术期不良事件。本文就类风湿关节炎围术期综合评估和管
背景:毒素抗毒素(Toxin-antitoxin,TA)系统是广泛存在于细菌基因组和可转移元件中,由2个基因组成的共转录单元,其中1个基因编码不稳定的抗毒素分子,另一个基因编码稳定的毒素蛋白。鸭疫里默氏杆菌(Riemerella anatipestifer,RA)隶属于黄杆菌科,是一种不形成孢子的革兰氏阴性细菌。目前,在RA中尚未见相关TA系统的研究报道。TA的存在能提高细菌适应外界多变环境的能力
目的:膜蛋白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是目前70%左右临床药物的作用靶点。但由于膜蛋白的两亲性,其结构与功能研究远滞后于可溶性蛋白。去垢剂是一种双亲性分子,可组装成胶束以保护膜蛋白在水溶液中不聚集,是研究膜蛋白的重要工具。制备溶解性和稳定性好的膜蛋白样品需要合适的去垢剂,然而现有的去垢剂种类还远远不能满足结构和功能不同的膜蛋白在不同生物物理研究中的应用。因此急需开发结构多样化的去垢剂。方法:在不同的
背景:胃癌是我国常见恶性肿瘤。由于血管生成不足和“Warburg”效应,胃癌组织处于葡萄糖剥夺和乳酸(lactic acid,LA)浸润状态。PARP1作为DNA修复酶,在氧化应激等条件下表达异常上调,使p ADPr合成增多,导致AIF在细胞核内聚集,最终诱发PARP1依赖性死亡。胃癌细胞在葡萄糖剥夺下是否发生PARP1依赖性死亡还未有报道。LA被认为是肿瘤细胞在葡萄糖剥夺下存活的关键支持者,其在
目的:课题组前期研究已经报道apelin-13/APJ系统促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增殖。文献报道线粒体未折叠蛋白反应(mt UPR)和Lon protease-like 1(Lonp1)能够诱导细胞增殖。上调类泛素蛋白F adjacent transcript 10(FAT10)能够诱导mt UPR的发生和细胞增殖,且生物信息学预测FAT10和Lonp1具有相互关系。据此提出FAT10化修饰
肝纤维化是肝脏因修复多种慢性损伤而导致的结缔组织在肝脏实质内过度增多的病理性过程。肝星状细胞(hepatic stellate cells,HSCs)的激活和异常扩增是肝纤维化的中心环节。抑制活化态HSC增殖和诱导其凋亡是治疗肝纤维化的重要手段。与胶原蛋白高亲和的PIGF-2123-144-Bi PPB-mim IFNγ融合蛋白是靶向活化态HSC并同时滞留纤维化肝组织的、IFNγ活性的抗纤维化重组
乳腺癌严重危害人类健康,据世卫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2020年发布的数据显示,位居女性癌症首位的乳腺癌新发病例226万已超过肺癌的220万成为全球头号癌症。化疗是临床治疗乳腺癌最经典和常用的方法之一,但是化疗药物的脱靶效应,即在到达病灶部位前的提前释放,极大降低了药物对远处实体瘤的治疗效果,并进一步引发全身的毒副作用。随着纳米医学的发展,利用纳米技术与化疗药物相结合,设计智能纳米药物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