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园林变迁研究

来源 :同济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sw36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虽然扬州地处长江以北,但学术界通常将扬州园林归类于江南园林。认识到扬州园林的复杂性与独特性,作者希望摆脱传统以苏州园林研究为参照的,以现存城市私家园林为重点的扬州园林研究,回到扬州园林动态发展的历史事实本身来把握与阐发扬州园林的特质。   “扬州园林”这一名词,在18世纪才开始在社会各类文本话语中形成,这提示当时有关扬州、有关园林的社会事实中,一定有某些特殊性引起了人们的注意。如果考察当时关于“扬州园林”的概念、使用及背景,可以发现18世纪的“扬州园林”是作为城市公共名胜被人们认知与使用的。同时,因其大众名胜的特征,亦使当时有大量关于扬州园林的图像记录在坊间传播。   因此,本研究确定了以下的研究要点:一是以18世纪扬州园林高峰期为研究的重点时间段;二是离开风格形式等美学上的主观比较,回到历史事实发展本身来把握扬州园林的特质;三是用动态与关联的眼光看待扬州园林,更着眼于其变迁转折,以及其变迁背后与各类人群、社会事件、乃至自然资源的互动;四是希望能以大量未经系统使用的18世纪扬州园林图像资料为基础,结合文字记录,发掘出扬州园林的真正意义。   18世纪之前的扬州园林,基本循着家族使用的私家园林和公共使用的风景园林两条脉络各自发展。从18世纪开始,在水面游览方式与风景园林的互动作用下,扬州园林出现了新的形态,即基于运河的公共风景园林。这一时期的扬州园林既有私家园林的建设特征及归属,又在规模、使用方式上更类似传统的城市风景名胜。18世纪扬州园林的高速度大规模的建设,究其本质,是被皇帝推动的解决1755年江南水灾的刺激经济的手段,这个政策性的背景带来了官方私人合作的园林建设模式,也造就了这一时期扬州园林的公共性特征。19世纪后,随着扬州城市地位的下降,高峰期的扬州园林在短期内迅速衰落,经过大约40年的建设空白期,大约从同治末年开始,扬州城市私家同林开始恢复发展起来。   在历史发展中扬州园林类型与特征的变迁,是其城市地志、市民风习,乃至政策变迁、重大社会事件等多方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并非某一单个原因的结果,其园林变迁也是层叠、积淀,与复制、突变的综合性的复杂过程。然则考察扬州园林的特征形成,这些因素往往通过“运河”这一载体,发展出自己各自的作用力。运河的岸线、支流乃至运河疏浚、游览行为,直接影响与塑造了扬州园林的空间、建筑、叠山风格。现存19-20世纪初兴建的扬州城市私家园林的诸多特征,都可以上溯到18世纪的扬州城郊园林与运河互动产生的结果。   18世纪具有城市尺度及大众参与的“公共性城市风景园林”,是扬州园林在其变迁过程中发展出的有别于苏州园林的另一种江南园林的典型,也是扬州园林最有价值与最独特的成就。结合后期的扬州城市宅园,扬州园林成为中国传统园林中有特别价值的组成部分。
其他文献
学位
村落空间是相对于城市的一种生活生产空间,是乡土文化的历史沉淀和物化体现,是整个乡村旅游各种活动的物质载体。具有浓郁乡土氛围和乡土活力的村落空间可以为游客提供愉悦的旅
作为组织整个传统建筑施工过程的营造工序,不仅是经过多年施工实践而总结的客观规律,更是整个施工阶段需遵循的顺序,蕴含了大量的经验积累和应对各种施工问题的综合判断。由
学位
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发展速度和进程一直走在全国前列,其对城市建设带来的诸多影响近年来备受关注。广东省政府针对珠三角快速工业化的特点,对其提出“三旧改造”的政策要求。
伴随着人类对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以及对生态环境资源的严重破坏,由温室效应引起的全球性气候变化问题已成为当今世界的最亟待解决课题之一。近十几年间,世界各地由气候变化导
近年来随着国内钢铁技术在建筑中的应用逐渐兴盛,借鉴和研究国外的建筑创作经验并不在于只是单纯模仿手法与抄袭外形,更重要的是探索它们在设计过程中的思维方式。本文针对钢
200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规定了各类规划项目需开展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但是没有作为强制性的内容来要求。2009年《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正式出台,规定土地利用
商业综合体中介空间,不仅是商业行为、建筑功能的组织者,也以其丰富多变的空间形态,扮演着商业综合体和城市之间调控者的角色,是整体商业及建筑环境氛围营造的重点,同时,它还是市民
近二十年来,中国的城市面貌以惊人的速度和规模发生着巨变。快速城市化进程完善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也带来了土地的无限扩张、环境质量的下降等一系列问题。在此大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