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表达权利的争取到参与能力提升--二战以来中国国际话语权的历史考察

来源 :河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muwuz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随着冷战结束后,国际形势总体上趋向于缓和,世界多极化趋势日益显现,国际话语权在国际社会上也逐渐成为热议的话题。在国际关系理论中,国际话语权是“软权力”的一种,它是以国家利益为核心的,国际行为体在国际事务中的政治操作能力、国际社会舆论的主导能力以及贡献理念的能力。在本质上表现的是一种国际政治的权力关系,国际话语权之争的实质是各国间国家利益的博弈。国际话语权不仅对一个国家至关重要,而且能够对国际体系的建构产生重要的影响。在国际社会中,谁掌握了国际话语权,谁就能够在国际事务起到相应的主导作用,也就占据了国际政治权力斗争的制高点,进而影响和主导国际体系的建构。因此,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国际话语权在竞争日趋激烈的国际社会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国际话语权与综合国力密切相关,是一国综合国力在国际社会中的重要体现。长期以来,虽然中国的综合国力在不断地增强,经济实力与欧美发达国家的差距在不断缩小,但是在国际话语权方面“西强我弱”的状况,并未从根本上得以改变。这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由于我们对此研究的较少,长期以来国家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随着中国的国家利益越来越多的向全球进行扩展,中国与世界的联系也更加的紧密,中国的国际话语权意识也在不断地增强。当前中国处于近代以来最好的发展时期,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在国际社会上开始奋发有为,逐渐成为国际社会中一个重要的参与者、建设者、贡献者和改革者,并逐渐走到了世界舞台的中央。因此,对于国际话语权方面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本文运用文献研究法和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以国际关系、国际政治的视角,从国际话语权的基本概念和相关理论分析入手,对二战以来中国国际话语权的历史进行系统的研究。将此历史共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基于二战时期至新中国成立前的历史事实,分析中国在顽强抗战之时,作为创始成员国积极参与到联合国的创建工作中,并成为联合国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由此,确立了中国作为世界政治大国的地位,中国开始逐步拥有了一定的国际话语权,但仍十分微弱。第二阶段,基于新中国成立后至80年代的历史演进,根据中国对外战略的变化,将这一阶段分为三个时期,通过对这一阶段一系列事件的梳理和分析,阐释这个时期中国国际话语权的演变历程,虽然中国的国力不强,但仍有着较强的国际影响力,取得了特殊的国际话语权。第三阶段,基于改革开放至今的历史演进,根据执政的领导人划分为四个时期,通过对四个时期发生的重要事件进行梳理,分析中国国际话语权在不同时期的构建特点,阐释了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国力的不断增强,中国国际话语权在逐步地提升,中国参与国际事务的能力也在不断提升,从而更好地维护中国的国家利益,更好地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通过对二战以来不同阶段的历史进行研究,发现中国国际话语权经历了一个从争取表达权利,到提升参与能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有值得继承和发扬的历史经验,也有值得反思和汲取的教训。深入研究中国国际话语权,有助于我们更清晰地认识中国的国情和当今世界格局的演变,对于指导中国的对外工作有着积极的意义。
其他文献
格式条款兴起短短百余年,因其使用的广泛性和与消费者利益联系的密切性,一直被广为关注。我国对格式条款研究的起步较晚,由于传统体制的影响,我国在格式条款制度上又是问题多多,因而对格式条款的研究尤有现实意义。本文从分析格式条款特征入手,认为格式条款是为了和不特定的相对人缔约而预先拟定的,在缔约时不允许相对人协商的合同条款。接着,本文论述了对格式条款进行规制的必要性及理论基础,分析了对其进行规制的四种途径
学位
惩治受贿罪,是目前中国社会最受关注的重大问题之一。对受贿罪的研究,也是刑法学界必须长期面对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本文的主旨,在于试图结合刑法理论和审判实践,对受贿罪中的主体、“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他人谋取利益”、“不正当利益”和受贿罪的共犯等一些疑点、难点问题进行研究,在对各种观点进行分析、比较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努力探索立法精神,力求找到解决问题的合理途径,并希望有助于立法的完善,能够对
学位
债权人的撤销权是一项古老的民法制度。我国《合同法》首次对此作出了规定。但由于理论界及实践界尚对此有不同认识,因此笔者选中此题目进行研究。论文共分四章。  第一章债权人撤销权的概念及性质。包括债权人的撤销权的概念、债权人的撤销权与相关权利的比较、债权人的撤销权的性质。  第二章债权人的撤销权制度的理论基础。包括债权人的撤销权的价值论基础、债权人的撤销权的法理基础、债权人的撤销权与利益衡量。  第三章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