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校龙舟优秀运动员体能特征及其评价模型的研究

来源 :聊城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vanw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龙舟至今已有两千余年历史,是一个既古老又新兴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现代龙舟运动从1980年开始到现在,经过二十几年的发展和推广,她已成为世界性的体育项目,也成为民族传统体育的一个品牌,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世人关注。龙舟运动属于体能类项目,对运动员的体能、技能、心智均有较高的要求,良好的体能是提高技术、战术和适应激烈比赛提高运动成绩的基础。了解龙舟运动自身的特点是科学选材的首要条件和关键。纵观有关龙舟运动员选材的研究资料,主要集中于对运动员部分形态、机能、素质指标的研究,但这些研究大都是从某些指标进行的论述,综合全面地探讨龙舟运动员特别是高水平选手的体能水平及其评价的研究寥寥无几。而这种综合性研究,无论是为龙舟运动员选材提供科学的体能导向模型,还是深化我们对龙舟运动实践的认识,均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应用价值。 本课题以2006年9月30日至10月4日在天津举行的“中国天津‘塘沽杯’国际大学生龙舟邀请赛暨中国首届大学生龙舟锦标赛”62支参赛队伍中的106名运动员和聊城大学体育学院体育系本科学生58人的体能特征为研究对象,对我国高校龙舟运动员的体能特点和评价标准进行定量性研究。结论如下: 1.龙舟运动员身体形态与体育系学生有显著性差异。主要表现为身材高大,上肢均较长,身体比例趋于更合理,上臂围较大,大腿粗壮,肩较宽,骨盆较窄,身体充实度较大,体脂较低,属于中胚性内胚型。上肢较长利于增大划桨的速度、宽度、围度,尤其是大腿围度、上臂围度很大,这与选材和长期专项训练有关。骨盆较窄,便于躯干和下肢运动,所有这些形态特点为龙舟运动员的选材和训练提供参考依据。 2.优秀龙舟运动员与一般运动员相比在身体形态表现出长度指标大,在力量和肌力上占优势的特点。体型趋向于粗壮型发展,肌肉力量大,这有利于在比赛中快速、持久、有力的划桨。所以,教练员选材时要注重选拔躯干发育良好,身体稍粗壮型的运动员。 3.我国优秀龙舟运动员与国内、外同类项群优秀运动员相比,身体形态的各项目虽然存在一定的差异,但总体上,龙舟运动员与皮划艇运动员身体形态非常相似。这说明同类项群在选材、训练方面可相互借鉴。 4.我国优秀龙舟运动员身体机能特征表现为心脏功能和呼吸功能更强。身体素质表现为力量、速度耐力更好的特征。 5.运用因子分析法、百分位法和聚类法,筛选出有效反映高校优秀龙舟运动员体能水平的11项指标;建构了我国高校优秀龙舟运动员选材的单项指标评分表、体能等级评价表和体能特征及评价标准模型,这为龙舟运动员的体能诊断和高校优秀龙舟运动员的选材提供依据。
其他文献
摘要:幼儿园整合课程的过程,就是融生活、游戏、学习为一体的综合过程。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形式,是孩子生活经验的反映,在幼儿园里是孩子们开展频率最高的活动。幼儿会把广泛的生活内容反映在游戏活动之中,也会把丰富的学习内容反映在游戏之中。因此,幼儿园的课程与游戏是密不可分的。在开展角色游戏的过程中,教师要做到角色游戏目标与主题目标相结合,角色游戏内容从主题中来又服务于主题活动,善于利用家长资源使角色游戏
目的:探讨有氧搏击操对隐形肥胖女大学生身体成分、血脂代谢的影响及产生的可能机制,使隐形肥胖型女大学生用科学的体育锻炼把肥胖扼杀在摇篮里,增强健康意识,健康地成长、学习和
1.研究目的通过观察清暑益气汤和运动训练对高温环境下大鼠肛温、脑组织自由基代谢及运动能力的影响,探讨清暑益气汤、运动训练影响高温环境下运动能力的作用机理,初步探讨高温
随着网络技术的愈加成熟,信息技术(Information Technology,IT)给人类生活和工作方式带来了重大影响。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使得以计算机、网络、多媒体及AI等技术为核心的
类比是科学研究和日常生活中用来解决新问题和学习新事物经常使用的创新思维方法。许多科学家和哲学家都非常重视类比思维,因为许多代表人类最高成就的重大科学发现都源于类比
传统与科学并非水火不容,中国传统社会的女子教育思想也不完全是当今社会发展的障碍。中国女性具有温柔敦厚、吃苦耐劳、勤俭持家、深明大义的优良传统与文化性格,这与传统的女
东隅酒店是一家商务酒店,位于香港的住宅、商务地带.酒店名字中的“东”来源于将现代东方——香港旅游经历解读为略带中国文化的世界级、便捷、现代而又值得玩味的经历这一概
目的: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领域高速发展的今天,对于儿童健康问题社会各界甚是关注,对其心理健康教育尤为重视。小学生处于幼儿期的游戏活动为主导向以学习活动为主导的
本文以第27届男篮亚锦赛中国队失利场次,中国男篮与韩国、伊朗、中华台北三支球队比赛的得分情况作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对中外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