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交往问题是一个关涉到人的生存、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问题。它作为唯物史观的一个基本范畴,是人所特有的,并展现其本质的社会存在方式。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追求的理想目标,而且也是一个现实的历史过程,其伴随生产规模的扩充与交往方式的变革而实现。交往与人的全面发展两者之间相互作用、动态发展。在当代交往全球化已然成为人类最基本的生存状态,交往方式的变革被赋予了新的涵义,这对人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和严峻的挑战。我们应当正视它的双重效应,立足于达成交往的合理性,顺应交往全球化的要求,推动人的全面发展。本文以人的全面发展为视角,研究交往方式的变革,立足于马克思的经典读本从而进行了思考,并探讨了完善我国社会交往方式的可能路径,进一步彰显了此篇论文的意义。本文由前言、正文、结语构成,正文分为以下四个部分:第一部分,首先论述了社会交往在哲学上的内涵,以及社会交往基本内容和类型。其次对交往方式的基本内涵进行了界定,论述了交往方式的特征。最后分析了社会交往方式的演化。第二部分,首先论述了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内涵。其次分析了“人的全面发展”实现所需要的物质条件、社会条件、重要保证及主观条件。重点是结合当代社会,对“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进行了解读,提出了在现阶段所要实现的目标是人的现代化。第三部分,首先结合当代社会现实论述了社会交往方式的变革,其次介绍了交往和人的全面发展存在的关系,指出交往进一步促进了人的社会关系的发展、促进了人的素质能力的提高、促进了人的个性的发展和较大满足了人的需要。与此同时随着计算机和网络等信息技术手段的广泛运用,也人类的发展带来了不利的影响,甚至出现了异化现象。第四部分,分别从个人、社会、国家三个层面出发,探讨了积极应对社会交往方式的变革,推进人全面发展的几种可能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