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的时代背景下,社会呼唤创新型人才来解决新的问题。大学生是未来建设社会的主力军。作为高校培养人才的重要课程,思想政治理论课也需要在保持其原有功能的前提下,去挖掘和发挥新的功能,来适应时代的需求。促进大学生创造力提升就是其中一个很重要的、适应时代发展的新功能。
本文运用了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统计分析法,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以下简称《基础课》)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以教学内容、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为影响因素,测量了现有《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课堂情况,分析了教学内容、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与促进大学生创造力提升之间的关系,研究了该门课的课堂教学对大学生创造力提升的预测作用和影响程度,并将学生的个体信息对以上变量所产生的影响做了研究。本文经过思考、讨论和分析,主要得出以下结论:
1、现有《基础课》课堂教学内容与促进大学生创造力提升之间显著正相关,教学形式与促进大学生创造力提升之间显著正相关,教学方法与促进大学生创造力提升之间显著正相关;
2、现有《基础课》课堂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教学方法对促进大学生创造力提升有影响,有正向预测作用;
3、专业学科对大学生感受现有《基础课》课程促进创造力提升有显著差异。
根据以上研究结论,对如何充分挖掘和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促进大学生创造力提升的作用提出了7条建议:
第一,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价值导向和品质教育功能,培养大学生正确的创造动机;
第二,创新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的教学内容,完善大学生的创造人格;
第三,改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形式,激发大学生的创造兴趣;
第四,进行研究式教学和学习,训练大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第五,完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评价体系;
第六,建设创新型教师队伍;
第七,针对不同专业科学的大学生,设计不同的思想政治教育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