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受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影响,全球贸易缩水严重,我国外贸企业也难幸免,出口业务受到重创,在我国商务部一系列政策引导下,不少企业开始尝试出口转内销调整。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国际贸易受各国封锁政策和经济停滞影响再度出现大跳水,我国虽然率先从疫情中恢复,实现全面复工复产,但受世界经济停滞的拖累,出口订单频频被砍,外贸企业再度遭遇重创,出口转内销成为其度过危机的必然之举。除了外贸企业在极端情况下生存的需要外,出口转内销更是我国在“内忧外患”下力争实现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近年来国际形势变动加剧,各国之间贸易摩擦频繁,中美两大世界经济体之间更是屡屡“擦出火花”,同时国内改革进入深水区,粗放型的出口导向型战略已无法支撑经济进一步发展,把经济发展的重心转移到国内,着眼于超大规模的内需优势,通过畅通国内大循环来带动国内、国际双循环发展,以此更好地参与到经济全球化浪潮中,成为我国新阶段的发展目标。目前关于我国企业出口转内销的研究受到金融危机和新冠肺炎疫情等极端事件影响,时间分布呈现明显的两极化趋势。本文认为出口转内销作为内外贸一体化的一种途径,与当下我国经济发展战略转型密不可分,但多数学者并没有从出口角度将企业的出口转内销同国家经济发展战略转型结合分析。从定性定量分析角度看,目前关于我国企业出口转内销的讨论以定性研究居多,主要包括现状、困境和对策,缺乏相应的实证模型支撑,难免缺乏信服力;而关于出口转内销的定量研究较为陈旧,研究方向包括出口转内销政策的有效性、出口和内需的关系等,样本覆盖时间较久远,缺乏一定的时效性。本文从狭义广义、时间进程和宏观微观三个角度阐述出口转内销涵义,认为出口转内销不仅是企业主动调节自身生产经营的行为,更是我国经济战略转型的一部分,关乎我国未来可否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逆全球化势力抬头,国际贸易争端加剧,美国高举“经济再平衡”的大旗,肆意增加关税,引发了中美两国之间旷日持久的贸易战,而2020年初的新冠肺炎疫情更是破坏了原有的国际产业分工布局,在国际经济形势的剧烈变化下,原有的出口导向战略无法继续支撑我国经济发展;另一方面,近年来我国生产力迅速发展,2020年在疫情面前,我国更是率先实现全面复工复产,国内生产总值成功突破百万亿大关,为我国企业的出口转内销调整提供了内需支持,故在现阶段推进出口转内销调整是合理且必要的。2020年以来,我国政府顺势出台一系列举措鼓励各地外贸企业积极参与出口转内销调整,但受国内外商业模式不同,外贸企业缺乏品牌授权、国内营销经验和信贷支持等影响,出口转内销进程仍面临诸多阻碍。进一步结合“双循环”战略,本文认为内需水平和商品流通渠道规模将会影响企业的出口转内销调整。基于最新的中国工业统计年鉴和国家统计年鉴,本文选取2005年-2016年的31个省/地区形成短面板数据,采用地区-时间固定效应模型来考察金融危机后期内需水平和商品流通渠道规模与企业出口转内销之间的关系,得出以下结论:居民消费支出规模与企业经营过程中的国际市场偏好呈负相关,即扩大居民消费有助于推动企业的出口转内销进程;批发商规模与企业经营过程中的国际市场偏好呈负相关,即扩大批发商规模有助于推动企业的出口转内销进程;连锁零售商规模与企业经营过程中的国际市场偏好呈正相关,即扩大连锁零售商规模将阻碍企业的出口转内销进程;最后不同地区企业的出口转内销受内需水平和商品流通渠道的影响程度也有所不同,其中东部地区企业较中西地区企业而言,在出口转内销过程中受内需水平和商品流通渠道的影响更为显著,扩大居民消费和批发商规模、限制连锁零售商规模有助于其出口转内销的调整。根据得到的研究结论,本文为我国企业出口转内销调整提出以下政策建议:(1)推动商品流通渠道改革,提升流通效率;(2)扩大内需,刺激居民消费;(3)加强地区内错位发展,推动地区间协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