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FID中多标签防碰撞技术的研究

来源 :电子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daz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用于无线通信领域的超高频远距离自动识别系统中,已开始应用EPC GEN2(第二代电子物品编码)读写器。在EPC GEN2读写器的设计中,多电子清点中的标签防碰撞算法是一个重要的环节。EPC GEN2的多标签防碰撞算法主要有两项参考指标:可靠性和效率。而在整个防碰撞算法中,Q值的确定则是最为关键的一环。在现有的已公开的算法中,有两类比较普遍的算法:第一类,c参数可变的随机帧时隙算法。该方法Q值通常采用下述流程确定:初始化Q值为4,不断使用Query命令来进行搜索,根据有没有标签应答来对Q值进行加或减。经建模分析和实践经验表明,此类方法在标签数量过大时,识别标签的效率非常低。第二类是动态帧时隙算法中所用到的标签估计算法(包括最小值估算法,泊松分布估计算法,空间点逼近估算法等),即在每帧结束后根据上一帧中标签发生碰撞的次数(碰撞时隙),成功识别电子标签的次数(成功时隙)和电子标签没有返回的次数(空时隙)来估计未被识别的电子标签数量,然后据此选择最优的下一帧的长度(时隙的个数)。经建模分析和实践经验表明,此类方法因为总要在一帧结束时才对标签的数目进行估计,不能实时动态的跟踪标签变化而改变Q值。从而造成标签识别效率不高。本论文旨在解决现有多电子标签清点方法效率较低的问题,结合标签数目估算法和随机帧时隙算法两类算法的优点,进行优势互补。研究方法:利用有限状态机的原理和matlab/simulink/stateflow中的状态机模型建立标签和阅读器的通信模型,通过对两类主流算法的几种代表性算法进行仿真,找出他们各自的优缺点,进而整合他们两的优点研究出的新的算法。本文工作的主要内容包括:1适用EPC GEN2 CLASS1的阅读器和标签通信平台的建立。2动态帧时隙算法和随机帧时隙算法的指标理论推导。3动态帧时隙算法和随机帧时隙算法的研究和仿真分析。4结合动态帧时隙算法和标签估计算法而创新的新型多标签识别方法。
其他文献
静止和活动图像的数据统计特性有很大区别,以往都是分别针对静止和活动图像研究不同的图像压缩方法以期获得最优的压缩效果,目前已分别形成了独立的国际标准JPEG2000和H.264
随着网络规模的快速增长、网络结构的日益复杂,现有的网络暴露出越来越多的问题:QOS难以很好解决、扩展性不好、安全性差等。同时,人们对于现有网络越来越高的要求也推动了各
为了满足铁路运输向高速化、信息化、智能化方向发展的需求,铁路通信技术也需要向数字化、无线移动化、综合业务化及宽带化方向发展。目前我国铁路系统正在使用基于2G(2rd Ge
无线通信技术、嵌入式技术和数据处理技术的发展,正推动着无线网络及其应用的高速发展。今天,无线网络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然而安全问题却一直制约着网络的
近年来随着移动通信技术和通信网络的快速发展,大容量的智能移动终端设备在全球范围内的普及率越来越高,其广泛应用推动了分布式移动社交网络的诞生。然而,由于移动社交网络
在实际应用中,由于测试环境与训练环境不匹配,语音识别系统的识别性能可能会急剧恶化。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和语音本身的变异性是导致环境失配的主要原因。本文从前端特征域和后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网络越来越多的服务于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同时也给信息行业带来新的挑战。虽然各类企业为了保护自己的研究成果及机密信息,花费大量财力,但由于信息
学位
移动互联网和物联网的蓬勃发展促进了第五代(5G)移动通信系统的研究。密集分布式天线系统作为一种网络架构形式,能融合当前5G中关键的物理层技术:毫米波技术、超密集异构网络
学位
为应对WiMAX等新兴无线宽带技术的竞争,以及进一步改进和增强现有3G技术以提高3G技术在宽带无线接入市场的竞争力,2004年底,3GPP提出了3G长期演进——3G LTE(Long Term Evol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