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配偶法定继承权立法研究

来源 :海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11963433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配偶法定继承权是近代“继承”的产物,是指具有合法婚姻关系的配偶双方按照法律的规定,享有在配偶一方死亡时,生存一方对死亡一方的遗产继承权利。完整的配偶法定继承权包括两部分:其一,夫对妻之遗产的继承权;其二,妻对夫之遗产的继承权。民国时期关于配偶法定继承权的法律(草案)主要包括南京临时政府所沿用的《大清民律草案》(“民律一草”),北洋政府时期的《民国民律草案》(“民律二草”)、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由法制局草拟但尚未施行的继承编及后来起草且颁布施行的《中华民国民法典·继承编》。其中,“民律二草”较“民律一草”而言,其进步意义在于突破传统法律对寡妻的限制,首次规定了配偶法定继承权,同时规定妻对夫之遗产的继承权和夫对妻之遗产的继承权。但是“民律二草”所规定的配偶法定继承权是有待完善的,虽然它将配偶法定继承权区分为妻对夫之遗产的继承权和夫对妻之遗产的继承权,但对夫和妻各自所享有的配偶法定继承权进行了不平等的规定,这种不平等主要表现为配偶双方继承对方之遗产的继承顺位不同。也就是说,“民律二草”中所规定的配偶法定继承权不符合近代“男女平等”的法制理念。及至《中华民国民法典》,“男女平等”才真正得以实现。《中华民国民法典》不仅将“男女平等”列为民法的立法原则,还明确提出配偶法定继承权的概念,更为重要的是它弥补了“民律二草”的缺陷——对夫和妻的配偶法定继承权进行区分且作出不平等的规定。除此之外,《中华民国民法典·继承编》还引入了一种固定继承顺位与非固定继承顺位并存的二元继承制度,于此基础上构建了新的二元继承制度,配偶法定继承权得以加强。民国时期财产继承地位的提高为配偶法定继承权的确立奠定了社会基础,“民律一草”和“民律二草”为配偶法定继承权的确立奠定了立法技术基础,近代男女平权理论为配偶法定继承权的确立奠定了思想基础,司法实践中大量的继承纠纷为配偶法定继承权奠定了现实基础,由此可见,民国时期配偶法定继承权的确立是历史的必然。民国时期关于配偶法定继承权的立法涉及“民律二草”和《中华民国民法典·继承编》,而“民律二草”之前还有清末的“民律一草”,至“民律一草”到《中华民国民法典·继承编》,不同阶段的配偶法定继承权的立法有其自身的特点。整体来看,民国时期的配偶法定继承权的特点表现为:其一,配偶在财产继承关系中的法律地位由弱变强;其二,配偶间的财产继承权由不平等到平等。除此之外,民国时期配偶法定继承权的立法特点有三个,其一是尊重中国国情和习惯;其二是借鉴外来法律术语和制度;其三是构建了新的二元继承制度。
其他文献
经历了13年的小班化教育研究历程,南京近十万名学生在小班化教育环境下享受着个别化、全纳性、活动化的教育关照,小班化教育带来了从外部环境到内涵发展的一系列深层次的变化
背景:SLC14α1基因编码UTB蛋白,介导尿素的跨细胞膜转运。UTB主要表达于脑组织、肾脏、心脏、睾丸组织。Dahl S大鼠给予高盐饮食后,大鼠脑组织脉络丛基因芯片结果显示SLC14α
目的探讨MSCT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相关肺动脉高压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测量100例正常成人及81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肺动脉直径及面积,计算肺动脉主干与升主动脉、降主动脉、
近代以来,随着列强在华租界的辟建,一批清政府治下不可能出现的“异端”报刊在租界创办,一些执政当局不能容忍的新闻报道和言论登载于租界报刊,一定程度上拓展了新闻自由的边
在简要回顾苏州建筑发展历程的基础上,分析当前建筑实践中出现的误区,针对目前苏州地域建筑在发展中面临的困境,提出了苏州地域建筑的发展对策。
本文根据成都犀浦双铁下穿隧道工程混凝土分项工程的技术性能要求,即C30超缓凝混凝土的凝结时间大于60h,拌合物工作性能满足水下桩施工要求,而且超缓凝混凝土3d抗压强度低于3MPa,28d抗压强度达到设计值。本文通过分析原材料对超缓凝混凝土的影响,选定原材料,特别是超缓凝外加剂。本文的混凝土研究采用正交试验方法,通过研究不同因素多个水平得出的试验数据,分析数据的代表性和其影响程度,然后确定最终的结果
在中国经济转型进程中,有关中国环境与发展不相容的国内外言论不绝于耳,考验着中国的发展自信。绿色发展理念的提出正是有力地驳斥了这些言论。绿色发展理念以马克思主义绿色
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下,高校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近期出台了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相关法规,为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创造了有力条件,同时对经营性资产的管理也提出了
以黄石硫酸厂优化选址为例,说明建设项目优化选址的目的、准则与方法。通过现场勘查与环境监测,应用数学矩阵方法评分比较,从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三方面综合分析,合理地
目的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有效护理方法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本科室时间2010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523例实施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280例采用阶段性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