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后社会经济文化的不断发展与进步,求同划一的课程模式显得越来越呆滞、僵化。它既不能顺应东西部差异,也不益于特色化人才培养。在新一轮教育改革中,确立了三级课程管理机制,校本课程成为焦点。学校有权依据当地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水平,结合自身办学特色和学生需求开发校本课程,并且保证其在总课时数方面占有一定比例。这些引起了各地教育部门、学校和教师等方面的重视。但在面对高考压力时,郑州市许多高中往往忽视了校本课程开发。特别是在不少人们的思维意识中,历史学科被划分进所谓的“副科”范畴内。因此,高中历史校本课程开发面临着更大阻碍。然而,如何开发出实用的高中历史校本课程?可行办法之一应是立足本校办学特色和教育教学目标,以历史教师为开发主体,校内外相关人士通力合作,对学生需要进行调研,利用和开发地方史资源,进行教学活动设计,并建立合理评价机制。本文以地方史资源引入高中历史校本课程开发为研究对象,在现有校本课程开发理论指导下,并结合历史学科特点和笔者的教学实践,以郑州市一零六中学为例,综合运用文献分析法、问卷调查法、案例分析法,进行历史校本课程开发实践研究。本文共包括五章:第一章,绪论。主要论述了选题缘由、研究意义、研究方法,并对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进行简要分析和归纳。第二章,相关概念界定与历史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基础。建构主义理论、人本主义理论、正义理论、对话理论等对校本课程开发具有指导意义。第三章,地方史资源引入郑州市高中历史校本课程开发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分析。一方面,强有力的政策支持以及丰富的地方史资源,使地方史资源引入郑州市高中历史校本课程开发具有可行性:另一方面地方史资源引入郑州市高中历史校本课程开发6有利于新知识伦理关系的重建,有利于教师专业化发展,有利于学生人文素养提升,有利于课程资源的拓展、本土文化的传承。第四章,郑州市高中历史校本课程开发现状、困境与原因分析。本文选取了郑州市有代表性的十所中学,分别向学生和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并分析,总结出郑州市高中历史校本课程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第五章,郑州市一零六中学历史校本课程开发。其中包括课程开发基本步骤:分析学校情境、构建组织与制度、确定课程目标和内容、课程实施、课程开发评价;课程纲要:《古老而年轻的城市——郑州》;教学设计案例;对高中历史校本课程开发的再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