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禽脑脊髓炎(AE)是一种由禽脑脊髓炎病毒(AEV)引起的以侵害幼禽中枢神经系统为主要特征的接触性传染病,以病禽共济失调、震颤和非化脓性脑脊髓炎为主要特征,鸡、火鸡、野鸡、鹌鹑均可感染。1930年首先在美国发现该病,现已遍及世界大多数国家。我国自1980年以来,先后在广东、江苏、辽宁、黑龙江、河北、内蒙古、福建、上海等省市区发生,对养禽业造成很大危害。
禽脑脊髓炎病毒(AEV)的培养较为困难,从而影响了对该病的深入研究。目前一般都采用免疫学方法,如免疫荧光(IFA)和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来直接检测抗原,但费时费力;国外也有用AEV单克隆抗体建立的免疫组化、间接免疫荧光和免疫过氧化物酶染色等方法检测AEV抗原的成功报道。
本研究的目的是运用基因工程技术克隆出AEV结构蛋白VP1基因,并以重组蛋白为抗原制备特异性抗体,为快速大量制备AE的检测抗原提供了条件,也为建立快速诊断和检测AEV的特异性方法奠定了基础。为此,主要有如下工作:
1.AEV结构蛋白VP1基因的克隆和原核表达以初步纯化的AEVVR株提取的RNA为模板,根据已发表的AEV1143株结构蛋白VP1基因序列,设计一对特异性引物,分别在上游引物引入EcoRI酶切位点,下游引物引入XhoI酶切位点。经RT-PCR方法扩增出AEV结构蛋白基因VP1,克隆入pGEM-Teasy载体并经测序分析,VP1基因全长约为810bp,与已发表的AEVVR株VP1序列完全一致,与1143株VP1基因序列同源性为94.7%。纯化后用EcoRI和XhoI双酶切,将VP1基因定向克隆入pGEX-6P-1载体谷胱苷肽转移酶基因的下游,并把重组质粒转入宿主菌BL21中,经IPTG诱导后,VP1基因得以表达。表达产物经SDS-PAGE分析,确定表达的融合蛋白大小约为58kD。
2.禽脑脊髓炎病毒结构蛋白VP1基因的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初步鉴定
以重组蛋白(pGEX-VP1)表达并纯化的融合蛋白GST-VP1作为抗原,免疫6~8周龄雌性BALB/c小鼠,末次加强免疫后3d取小鼠脾细胞与骨髓瘤细胞SP2/0进行融合,由HAT选择培养,通过间接ELISA反复筛选阳性克隆,经有限稀释法进行3次以上的亚克隆,得到两株稳定分泌特异性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H7和E3,并制备了腹水,腹水效价分别为16log2,14log2;Western-blot结果显示该单抗有较强的特异性,且不与GST反应;利用该单抗初步建立了间接ELISA、特异性试验等检测AEV抗原的方法,为进一步建立特异性强、敏感性高、简便快速的AEV检测方法和快速诊断AE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