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原告资格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o03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由于经济发展的快速需要致使我国环境污染日益严重,众多环境污染案件不仅损害了公民的人身和财产权益,更加破坏了环境本身的生态利益,保护环境公共利益刻不容缓。但是,环境属于典型的公共物品,这种因自身特性所决定的本质要求其不能以传统私益保护的模式来进行救济,因此,我国建立环境民事公益诉讼迫在眉睫,而要建立此制度,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便是原告主体资格的确定,即原告由谁来担当,怎样担当。本文以四个顺利审结的环境民事公益诉讼案件作为分析基础,并结合相关理论学说和法律规定,对案件涉及的四类主体,即环保行政机关、环保组织、检察机关和公民个人担任公益诉讼原告主体资格的可行性做了分析,认为我国应在符合本国国情的基础上将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的适格原告范围进行扩展,实现原告主体多元化更有利于保护环境公共利益。本文共分为绪论、案件介绍、案件争议焦点法理分析、研究案件所得到的启示和解决建议以及结语五部分,其中第二部分到第四部分是本文论述的中心,基本内容如下:第二部分介绍了四个案件的基本情况,分别是广州市番禺区人民检察院诉某食品厂大气污染一案、昆明市环保局诉昆明XX有限责任公司与昆明XX有限责任公司水污染一案、中华环保联合贵阳公众环境教育中心诉贵阳市乌当区某造纸厂水污染一案以及蔡某诉龙某水污染一案,并结合《民事诉讼法》、《环保法》、《海洋环境保护法》的相关规定,对以上四类原告的主体资格进行了分析总结。第三部分对环保行政机关、环保组织、检察机关和公民个人四类主体担任原告的适格性展开论述,主要是从法学界的支持说和反对说、理论上和法律上担任原告的可行性来进行阐述,得出我国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应该打破传统原告的适格规则,扩大原告范围,建立起一种原告多元化的体系来全面地保护环境公共利益。第四部分主要论述对案件研究所得出的启示和建议,主张赋予环保组织、公民个人和检察机关提起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的权利,以调动社会资源更加全面广泛地保护环境公共利益,同时也对各类主体的诉权进行了一定程度上的限制,以求将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的审判效率最大化。
其他文献
“隐喻与象征”的绘画语言是伴随着人类社会及人类艺术的产生而形成与发展的,其在绘画艺术中具有拓宽绘画形式和内容的重要作用,墨西哥画家弗里达·卡洛绘画风格之主要特征,
从现代性的视角来研究"小说界革命"必须结合中国具体的历史语境。在关于审美现代性与启蒙现代性及其相互关系问题上,"小说界革命"并不存在西方意义上的两种现代性,更没有两种现代
目的:探讨儿童新甲型(H1N1)流感疫苗接种后远期外周血疫苗特异性CD8~+记忆T细胞的特征。方法:选择31例于2009年12月~2010年1月接种甲型H1N1流感疫苗的3~6岁儿童,抽取外周静脉
论当今,美好愿望与精神空虚并存;看社会,辛勤劳作与偷盗奸邪同在。如何在过去优秀传统和未来时代要求之间,寻找一条融洽的渠道以塑造现代中国精神?梳理历史脉络,以寻求人文精
目的观察加味小陷胸汤治疗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术后病人伴痰热互结型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病人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
针对目前将网络时代下的思想政治工作与网络伦理隔离起来研究这一缺陷,本文将网络环境、伦理规则与思想政治工作通过人的伦理规则与行为(倾向)之间的关系联系起来,从伦理的角
广播这一传统媒体在新媒体的冲击下,面临着受众大量流失的困境。因此,在全媒体时代,广播应该积极从传媒市场情况出发,运用创新型思维寻求突破,从而在历史的洪流中不被淹没。
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满足个体精神需要、稳定社会秩序、宣传意识形态的实践活动需要具有权威。思想政治教育权威是一种让受教育者接受教育和服从意志的力量,来源于国家和政党的
城隍庙是我国古建筑中的重要形式之一。城隍庙的主体构造、装饰等方面都体现出自身独特的建筑艺术。随着历史的不断发展,由城隍庙引发的城隍文化也逐渐演变出各式各样的活动
改革开放以来,尽管我国的思想道德建设取得很大的成就,但相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步伐而言,呈现出一定的滞后性,主流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被名目繁多的道德观念淡化、湮没,全民道德素质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