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卢谌出身于儒学世家范阳卢氏,经历了由“南”到北的生命历程,在西晋灭亡之前到西晋覆灭后,他是为数不多的有文学作品被保留下来的北方作家之一。卢谌的作品虽数量不多但极具代表性,其诗歌被《文选》收录的即有5首,锺嵘《诗品》将其诗列入中品,刘勰亦称其“情发理昭”,评价甚高。目前学术界对卢谌关注较少,本文试从卢谌本传及其作品出发,分四个部分对其进行研究。第一章梳理并探讨了卢谌的人生经历并划分其创作阶段。在西晋没落之前卢谌跟随父亲生活在司州境内,随后举家北上依附刘琨,开始了幽并一带的生涯。作家的思想对创作有一定的影响,受儒学家风的熏陶及西晋玄学等流行文化氛围的濡染造就了卢谌玄儒兼有的思想,这两种思想直接影响着作品的内容和思想。结合生平经历及作品思想内容,将卢谌的创作时期分为两段,即司州时期和北方时期。第二章全面地探讨卢谌诗歌的特征及其变化。卢谌诗歌主要有在司州时期寄托愁绪的感怀诗、北方时期感人真挚的赠答诗和充满豪情的咏古诗,诗歌主题在由“南”向北的过程中发生了变化。诗歌流露真情,弥漫着无奈情怀和悲观情怀,两种感情交织主要受到西晋末年的社会风气和客观现实的影响。另外诗歌中采用多种艺术手法如氛围的营造、字句的精心锤炼、多种修辞的灵活运用等使诗歌产生良好的效果,带有明显的西晋特征。由此可以说明卢谌承袭了西晋的创作方法,在由“南”向北的过程中诗歌出现了变化,如创作主题的变化、情感深度的增加等。第三章主要针对卢谌赋、文进行的研究。卢谌的赋作题材广泛、辞采华美、体物精巧,沿袭了西晋文人赋作的特征,另外经历流寓生活后卢谌赋作仍有情感真挚的一面,创作题材贴近真实的生活,这是变化的其中之一。卢谌文则内容真实,充满真情实感,除此之外还有陈理充沛,论证充分,即有“理昭”的特点。第四章通过和同时代有相似经历作家的比较来突出卢谌文学特征及在文学进程中所处的位置。对比郭璞,郭璞诗文富于浪漫色彩、气势浩大、感情浓郁、思想内容丰富,相较卢谌而言成就更高,成为“中兴之冠冕”,卢谌文学作品更倾向于现实;刘、卢二人在离乱丧亡的情况下,发语愀怆,抒写人生的哀叹,刘琨作品情感更加深厚,有建安诗歌的遗风,相较刘琨诗歌,在情怀方面卢谌作品逊于刘琨。经分析可知,卢谌在人生遭遇变故之后其文学作品在创作主题、情感浓度方面都发生了变化,他的作品更加接近北方的实际,然而创作的艺术手法仍然承袭西晋。相较而言,卢谌创作的作品有一定的过渡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