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芍药(Paeonia lactifora Pall.),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和药用价值。本研究以主要以‘粉玉奴’、‘紫凤羽’、‘巧玲’、‘桃花飞雪’、‘晴雯’、‘春晓’等6个芍药品种为试材,通过丛生芽诱导、愈伤组织诱导植株再生建立芍药组织培养体系,并对各阶段存在问题进行了研究,为芍药组织培养体系的建立提供了依据。试验结果如下:(1)芍药丛生芽诱导最佳外植体为顶芽和带芽茎段,取材时间以春季3-4月较好;两种外植体污染严重,采用0.1%升汞消毒10min或0.2%升汞消毒8min,结合植株黄化处理、外植体低温及电磁震荡搅拌,可降低初期培养污染率;而在培养基中添加杀菌剂可明显控制内生菌污染。(2)芍药启动培养的适宜培养基为1/2MS+6-BA0.5mg/L+NAA0.1 mg/L+GA31.0mg/L;增殖培养基为1/2MS+6-BA1.0mg/L+IAA0.5mg/L+GA30.5mg/L。(3)芍药增殖过程中1/2MS+6-BA1.0mg/L+KT0.5 mg/L能改善试管苗生长状态,TDZ和AgNO3对丛生芽的诱导和试管苗生长有抑制作用。(4)愈伤组织诱导由易到难为胚轴>茎段>叶柄>叶片,只有胚轴愈伤组织能够诱导再生植株;TDZ、2,4-D最利于愈伤组织诱导,其次为6-BA和NAA,其中2,4-D对再生植株有抑制作用。以叶片为外植体,较好的诱导培养基为1/2MS+TDZ0.5 mg/L+2,4-D0.2 mg/L或1/2MS+TDZ0.2mg/L+NAA0.5mg/L;叶柄诱导愈伤组织较好的培养基为1/2MS+TDZ0.1mg/L+2,4-D0.2mg/L。芍药愈伤组织再生存在较大困难,有待进一步研究。(5)在芍药组织培养褐化控制方面,培养基中添加抗褐化剂是有效方法。抗氧化剂(Vc、AgNO3)导致材料畸变,影响生长和增殖。PVP属于专一吸附剂,控褐效果较好,启动培养时添加500mg/L PVP,连续转接2-3次可防止褐化的发生;继代培养中褐化现象比初期难控制,使用较高浓度PVP(2000 mg/L)结合多次转接可有效控制褐化现象,且不影响生长和增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