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教育分流理念下基础教育课程设置及其启示

来源 :沈阳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5次 | 上传用户:root12347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加坡国小物贫,但是却能在独立后的50年间,一跃跻身发达国家行列中,被世界称为“新加坡奇迹”。新加坡的经济崛起与快速发展完全依靠的是本国人民的聪明才智,这与其实施的教育密不可分,而教育分流政策是新加坡教育的基石。本文以文献研究、比较分析等方法,研究了新加坡教育分流制度的历史背景与发展演变历程,并从历史、经济、政治、文化、自然条件等方面分析了促进新加坡教育分流制度产生和发展的因素。教育分流依据分流形式可以分为校内分流和校际分流,中国现在基础教育阶段实施的多为校际分流,即中考和高考。但是当学生依据毕业成绩进入不同的学校之后,所有的学生却仍旧采用相同程度的教材,用同一种课程标准来进行学习,而不是以学生的能力、速度、兴趣爱好、或某方面的天赋为标准所开设的适合他们未来发展的课程,使得中国现阶段的课程呈现的是“千校一面”,学生不能按照各自的能力与兴趣选择适合自己本身的课程。新加坡是全国基础教育实行教育分流制度的国家,它既有校内分流也有校际分流。学生根据自己的离校成绩进入不同层次的学校,进入学校后再次按照学习成绩、能力、未来发展方向对他们进行分流,然后对分流后的学生进行差异化教学。这种分流制度既在学生的培养目标、未来发展规划上面不同,又在课程设置、难易程度上实施分层教育,坚持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得到最适合自己的最大化发展,从而达到教育的最高境界---人尽其才。本论文的主体部分主要研究新加坡教育分流理念下的基础教育课程的设置,包括小学,中学和中学之后教育的不同课程的课程目标、课程结构与内容、课时和评价方式及校内和校际间的分流制度。最后重点论述新加坡教育分流理念下的课程设置对中国分流教育和课程设置的启示。希望新加坡分流理念下的基础课程设置的特点及其重视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课程思想能对中国正紧锣密鼓进行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价值,早日实现课程的美好蓝图
其他文献
  本文探究了无线电监测系统的技术体系结构,分析了国内外无线电监测技术及其应用系统的研究现状和发展方向,论述了无线电监测网络部署及优化、频谱监测传感网、监测设备小型
增值税是一种流转税,该税种对商品(劳务)在流转过程中产生的增值额进行计税。本文以H市G局增值税业务管理体系为研究对象,对H市G局增值税税收管理体系的发展现状及问题进行探
如何更好地利用信息技术提高语文教学的效果,这是当今无法回避的一个问题。为加强这方面的研究与交流,今年9月27日至30日,中国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学委员会现代教育技术专题研
目前的经济发展,人类只看重科技发展的创新性、经济利用性,而忽略产品对环境的影响。绿色设计方法是以产品整个生命周期的概念为其中心思想,来减少其对环境的影响。以TRIZ理
<正> 我是中途接手这个由62名学生组成的高三生化班的,前任班主任是个德高望重的老教师,姓何,对学生慈爱有加,关怀备至。送别晚会上,有学生昵称她为"何奶奶",有学生聚在她周
期刊
目前,普通逻辑的对当关系直接推理仍然局限在简单判断之间.本文认为,复合判断之间也能进行有效的对当关系直接推理.联言判断、选言判断、假言判断以及各自负判断的等值判断之
解决收入分配不公尤其是垄断行业收入畸高的问题,首先要破除特权,扭转垄断国企凭借资源占有权与民争利的局面,使其利润真正为全民所有,用于提高国民福祉。而改革的关键在于,
借鉴管理领域的"第二曲线"理论,教师职业生涯周期可以划分为学习入门期、能力形成期、成就获得期和转型提升期四个阶段。高校组织在教师职业生涯规划与专业发展的进程中起着重
文化资源是人们在文化生产和文化活动中所利用的,能为其带来收益并能促进文化生产力和文化经济发展的各种资源的总和。文化资本则是以市场为导向在运动中实现价值增殖的文化
目的 :探讨颈椎病牵引的最佳牵引力 ,牵引角度和牵引时间。方法 :按不同的牵引力及不同牵引角度和时间分别对 5 7例患者进行牵引的同时摄取颈椎侧位片 ,并与牵引前的 X线片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