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进程中农民工契约意识培育研究——以宁夏为例

来源 :宁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ihongjun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近几年来,农民工数量整体上呈直线上升的趋势。农民工进入城市之后,受城市文明的影响,市民化意愿空前强烈。现代城市的发展,更加重视契约精神在社会中的作用。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社会大力倡导“民主、文明、平等、公正、法治、诚信”等价值观,这与契约精神蕴涵的民主法治、自由平等、权利义务对等、诚信履约等观念不谋而合。我国社会文化中契约精神是缺失的。农民工与城市居民相比,受传统文化中乡土人情观念的影响更深。他们在市民化过程中面临的就业、住房和社会保障等问题,一方面需要改革现行的社会制度;另一方面也不能忽视农民工自身的力量,必须革新农民工的思想意识,使其积极主动地探求解决问题的新途径。所以,在这一历史背景下,将契约理论与我国社会文化相融合,从而找出解决农民工问题的新途径,成为农民工市民化发展的新选择。  本文以宁夏地区为例,通过文献研究、个案访谈和问卷调查等方法,将农民工市民化面临的问题与契约意识结合分析。鉴于农民工自身存在不足、社会现实的制约和传统文化中契约观念的淡薄,农民工契约意识现状整体水平较弱,具有矛盾性、消极被动性和塑造可能性三大主要特征。结合当前农民工在市民化过程中主要面临的制度、社会环境和成本三大障碍,笔者认为,农民工契约意识培育可以从以下三方面进行:建立农民工契约意识的认同机制;完善农民工契约意识培育的制度建设和形成农民工契约意识培育的合力。
其他文献
2008年5月1日,被称为“阳光法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公开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的出台,标志着我国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进入了新的阶段,但是由于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起步
在由中世纪向现代国家(民族国家)的转型过程中,有一个重要的专制王权建设时期,称之为绝对主义国家时期。专制王权建设为后来的民族国家建设准备了集权化和制度化的条件——常备
我国行政法学界对高等教育领域的行政法问题的研究起步较晚,随着高校被诉案件的层出不穷,行政法学界对高等教育领域的行政问题研究关注程度渐高,研究力量渐强,公立高等学校成为行
生产厂家如想把生产的产品摆进大型超市销售,就得向大型超市的经营者缴纳进场费等费用。这已成为当今商业流通领域内不成文的“规矩”,有人甚至称之为“商业惯例”。通过对大型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