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7年实施的企业会计准则标志着我国正式建立起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实质性趋同的会计准则体系。与以往的会计制度改革中不断强化会计稳健性不同,本次会计准则中修正了稳健性原则,强调了适度稳健,同时引入了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以期望更好地为利益相关者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稳健性作为会计信息质量的重要特征之一,在保护投资者和债权人利益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过度稳健的会计方法与激进的会计方法一样都不能提供最准确的信息,因此,适当修正稳健性原则不仅是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需要,更是完善我国资本市场的内在要求。 正是在这样的改革大背景下,本文主要研究了2007年会计准则的实施是否带来了会计稳健性的变化,同时进一步研究了公允价值的运用对稳健性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确实带来了会计稳健性水平的下降。由于公司内部不同的治理特征也会影响会计稳健性水平,因此本文还深入探讨了会计准则国际趋同对不同治理特征的公司稳健性影响的差异。本文的目的在于通过研究会计准则国际趋同对会计稳健性的影响,从稳健性的角度评价会计准则改革和实施的效果,从而为我国的会计制度改革积累更多经验,同时也希望能够为监管机构进一步完善外部监管机制提供参考依据。